纳米氧化铁在植物缺铁黄化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uyi50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元素是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植物缺铁会产生缺铁黄化病这一生理性疾病,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目前采用的大部分铁强化剂难于进入植物体内或者进入后有效果不佳。目前有研究表明,有些纳米粒子可以被植物吸收,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促进作用,包括促进种子萌发以及根伸长,以及促进光合作用、叶绿素的合成和促进氧化应激等。纳米氧化铁有着特殊的纳米效应,其是否能被植物体吸收利用尚有待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明纳米氧化铁作用于缺铁胁迫下的植物幼苗后,对黄化现象的矫正作用及相关生理生化影响。本工作设计让柑橘、豇豆、西瓜和玉米四种植物幼苗产生缺铁胁迫,然后用不同的纳米氧化铁对植物进行处理,通过检测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以及Fe3+活性和根系活力等生理数据来评价植物生理状况,通过显微观察来研究纳米氧化铁粒子在植物体的吸收、转运和存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于植物的缺铁黄化有一定的矫治作用,而高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同时,在本工作中,荧光标记技术被用来研究氧化铁纳米粒子在植株幼苗体内的转运和吸收行为。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通过硅烷化的方法偶联到氧化铁纳米粒子上赋予纳米氧化铁粒子荧光特性。通过用荧光纳米铁配制的营养液培养植物,可以用荧光显微镜十分直观地观察到纳米氧化铁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纳米氧化铁能够进入植株幼苗的根里,但很难跨越凯氏带向上运输。这些结果为研究纳米材料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蓄积及植物缺铁黄化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研究首次以氧化石墨烯和可再生的纤维素作为原料,制备出复合微球载体,并首次利用该载体固载磷钨酸,成功制备了磁性复合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微球固载磷钨酸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乳酸在食品、医药与化妆品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并且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市场出售的乳酸主要存在两大问题:(1)含量不高,一般低于90%;(2)性状差,外观呈浅黄色或黄色,有异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班有一半的孩子因学校写字比赛、画画比赛、自理小能手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手里都拿到了奖状和奖品,个个笑得嘴都合不拢。而手中空空的孩子却一脸的落寞,露出了和他们的年纪很不相符的表情。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川川,表现特别明显。川川其实很聪明,但生性好动,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左顾右盼,爱玩弄铅笔,做小动作,课间很喜欢打闹,三好学生和文明队员根本不可能有他的份,各项比赛他也没有
目的通过对肺部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药物浓度和杀菌活性的测定,与患者血清杀菌活性作量效相关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了解掌握临床常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