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各国日趋频繁的交流和交往,语码转换作为一种因持续不断的语言接触而产生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各种语境下的语码转换研究,比如自然对话和教学环境中,都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本文运用Myers-Scotton的标记模型,试图通过对学术课堂上实地录音材料的分析,来考察学术课堂上的语码转换的动机。学术课堂与外语教学课堂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注重课程内容本身,而后者倾向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注重语言形式。分析表明,在学术课堂上,语码转换作为一种无标记的交际策略,有助于维护师生关系及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说话者最终的语言选择取决于他们对某种语言所带来的收益和代价的理性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