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五元内酯的合成、聚合和共聚反应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简便方法合成了两种典型的不饱和五元内酯2(5H)-Furanone(简记为2-5-Fu)和α-angelica lactone(简记为α-AL),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室温自动共聚、自由基均聚和共聚反应研究,并且发现了一种奇特的阳离子共聚现象,通过实验认为:1.2-5-Fu和α-AL由于五元内酯环的相对稳定和位阻作用,以及降解性链转移的存在,不易发生自由基均聚或共聚;2.α-AL相对于2-5-Fu,C=C双键更易于发生加成反应,尤其在与强的缺电子单体,如丙烯腈(AN)、马来酸酐(MA)共聚时,由于位阻以及CT络合物的极化作用促使部分不饱和内酯发生开环;3.缺电子单体2-5-Fu与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发生奇特的阳离子共聚,并存在部分开环形式.给电子单体α-AL也发生类似现象,但开环单元的组成明显增加,作者认为反应的位阻对不饱和五元内酯的开环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分子手性的研究意义,综述了手性识别的各种研究方法及其发展状况,简单叙述了手性识别剂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第二章:考察了萘普生对映体的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室温磷光光谱特性,并对影响其室温磷光光谱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研究发现萘普生对映体主要有四个很强的紫外吸收峰,但只有265nm处的峰最适合作为本实验的荧光激发峰。此外,还对不同保护介质和不同除氧剂体系中萘普生磷光发射进行了比较,
第一,在本文综述了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的聚酯塑料PBS的研究新进展。第二,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粒径在50-300nm,具有正六边形的介孔二氧化硅片,用HDI(1,6-己二异氰酸酯),对
铜的硫化物和CuAlO2薄膜材料在催化、光电转化、传感器、纳米开关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材料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材料的性能和应用不仅取决于其
版画制作者运用中国画里的简约美、空间美、意境美等审美特征进行自由创作,将中国画里面的水墨艺术和西方绘画理念进行融合、借鉴,创作出有着中国韵味的版画作品。本文重点讲
该论文包括以下三部分:综述了5,6-2H-α-吡喃酮类天然产物的植化研究以及不对称合成进展;光学活性Osmundalactone的合成研究;Sibirinone(6-烯丙基-吡喃-2酮)的合成.
该文工作主要分为有机倍频材料的研究以及新型掺杂C超导材料的研究.在有机倍频材料的研究中,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取代苯基烯酸共轭链长的增加对其分子二阶极化率的影响,以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