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的功能文体分析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ng0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的功能文体学,是文学文体学众多流派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功能文体学主要从韩礼德提出的三个元功能角度来分析语言,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将功能文体学中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文本分析中致力于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分析描述来评价和解读文本以展示女主公的个人成长之路,二是揭示文本的主题以及如何通过语言传递意义。本研究利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林语堂的小说《风声鹤唳》进行功能文体分析。为了便于分析,笔者根据故事背景发展的三个主要城市,将小说划分成了三部分,并选取了其中对情节发展最为关键的内容进行分析。所选取的这些情节不仅全景式地展现了女主人公较为完整的个人成长,而且有助于全书的起承转合。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笔者将及物性分析与小说中三个部分各片段情节的内容相结合,从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等六种类型的过程中见证了女主人公—梅玲(丹妮)的成长与改变,而各个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描写也在及物性过程的分析中跃然纸上。其次,通过仔细分析梅玲和其他男主人公的对话,表明人际功能中的语气和情态系统能够很好地揭示主人公之间相互的社会关系以及其中微妙的转变,同时展示了鲜明的人物个性。最后,对主旨段的主位结构分析很好地揭示了主旨,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掌握小说的发展进程和脉络。本研究结合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所选取章节较为全面详尽的分析,展示了女主人公的个人成长和个性蜕变之路,揭示了女主人公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个性独立的新时代女性。本研究的意义以及启示在于以下几点。一、林语堂的一些文学作品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对于其经典小说的研究更是不胜枚举。这本小说同样也不例外,但纵观所搜集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文献,从功能文体学或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对于此小说的研究几乎为一片空白,此研究恰恰弥补了这样一个缺憾。二、此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解读,证明了功能文体学是文学作品分析行之有效的工具,有助于读者更为客观科学地朗读和理解作品。
其他文献
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是既易且难的一项内容,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很难让学生找寻到鉴赏之门,使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充分
目的通过对N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总结及分析,探讨早产儿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常见的并发症、疾病的转归、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
独立院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独立院校继续深造。然而,独立院校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低于一本、二本院校
中国非常法律的形成,是为了应对紧急事件。这类法律由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军事法规等组成,规定了战争状态、紧急状态和应急状态三种非常状态,致力于建构专业化大分工基础上
物理是一门强调真实性的学科。然而,在时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曲解教学理念,经常以一些虚假的教学现象来填充课堂,美其名曰'贯彻新课程理念'。下面,笔者就针
期刊
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物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组分浓度、分配和季节性动态在林冠层、亚冠层和林下层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亚冠层中
中华民族在长期稳定发展的文明中,造就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平和中庸的人生态度和循环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绘画创作中渗透着关注现实、热爱生命的人文精神。文章通过
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节日的融合,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具文化特色的七夕文学。二者的结合,不仅为七夕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彼此的发展演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市场背景下处于设计劣势的中国文具产业现状,提出了注重设计的必要性。并根据对国内外文具产品实例的研究,就文具设计的趋势和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