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作为我国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茶叶产业发展迅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种植面积和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而且,茶叶产业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对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的茶叶产业和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内区域和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在国际竞争中的压力也日益增大。要应对这些挑战,归根结底就是要提升茶叶微观经营主体的能力,即茶叶企业能力,尤其是茶叶企业的核心能力。因而,本文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础,借助典型产茶省福建省的样本茶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应用熵权法,对茶叶企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评价体系和培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具体而言,本论文基于产业链理论中产品关联的观点,对茶叶企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茶叶企业核心能力由技术能力、生产能力、销售能力、财务能力以及整合能力5种能力构成,这5种能力又可以分解成47个下级指标,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茶叶企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使用福建省样本茶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应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权重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茶叶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具体步骤、措施和方法。
本文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研究结论:
1、我国茶叶企业具有规模小、地域性强、产业化程度低、多采用连锁经营方式和标准化程度低等五个基本特征。
2、基于产业链的视角,茶叶企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包括生产能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财务能力和整合能力等5个方面。
3、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茶叶企业核心能力组织结构相对不平衡,在样本茶叶企业核心能力构成中,依照权重的大小依次为:生产能力占29.9%,销售能力占27.4%,技术能力占17.2%,财务能力占13.8%和整合能力占11.7%。这一研究结果大体上反映了我国茶叶企业的真实状况:首先,生产资源占优和销售渠道占优的企业,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比重高;其次,而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还处于较低水平;第三,占绝对多数的个人独资茶叶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的投入,未能很好的发挥外部资金的优势;第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未在茶叶企业中得到充分运用,茶叶企业总体经营管理水平低。
4、从实证的结果来看,为了促进茶叶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短期内应该重点提升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而在长期,由于优质茶园的有限性和市场的饱和性,在保持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技术能力、财务能力以及整合能力各个方面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