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社会压力不仅影响着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群体,青少年学生不仅承受着学业、生活的压力,而且将来还要面对融入社会的多重压力。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下青少年,尤其是学龄期的青少年几乎都存在情绪波动大、学习适应能力差、角色转变矛盾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这一问题上,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大多是通过情绪体验体现出来的,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又能从体育锻炼过程中获得,青少年一旦获得了较为积极的情绪体验,其主观意识会被一种快感所影响,这种快感我们称之为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心理学参数,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体育锻炼能够改善人体机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体验到达成目标的愉悦。因此,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全面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考察青少年的体育运动习惯、主观幸福感以及他们之间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应对方式”是否在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济南市五所初级中学46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体育运动习惯问卷、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了调查。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本研究探讨的研究假设包括:1.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有、无运动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3.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在体育运动量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4.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不同组织形式在主观幸福感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5.应对方式在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影响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舒适体验和自主充实体验维度得分上差异显著。2.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人数少于无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人数;有、无运动习惯的青少年在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即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无运动习惯的青少年。3.青少年的体育运动量划分为:小运动量、中等运动量、大运动量,三个不同等级运动量的青少年在主观幸福感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等及以上运动量的青少年在主观幸福感水平上较高。4.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分为:单独一人、与同伴一起、家庭和学校组织四种形式。四种不同锻炼组织形式在主观幸福感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中,青少年在家庭组织形式上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然后依次分别是与同伴一起形式、学校组织形式、单独一人形式。5.应对方式在对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中不起中介变量的作用,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
其他文献
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通过选取2270个县级及以上城镇和不同规模河流,在GIS环境下分析了城镇分布与河流水系的空间坐落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有42%的建制市、30%县级
分析了住宅窗口防盗的原因,从板材防盗、百叶防盗、格栅防盗等方面,介绍了现有住宅窗口的防盗方法,并从防盗功能、视觉效果、经济性等方面,对防盗设计的评价作了研究.
运用有限元程序及有限差分程序研究了新建地下风险工程对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影响。结合既有车站双层风道与西南出入口结构之间的新建3号联络通道施工引起的位移分析,阐述了不
本文证明了:如果抛物型分数次交换子[b,TΩ,β}从某个Lp到Lq(1<p,q<∞,1/q=1/p-β/α)有界,则b∈BMO(Rn,ρ).这个结果改进并推广了前人的结果.
HRS公司是美国的著名的重型卡车的零部件制造商,2005年进入中国,为了能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质量成为其竞争优势之根本,为此就需要建立一个以客户导向的、系统化的、高效的
新世纪,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不仅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且使得教育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革趋势。现在很多国家正进行着以基础课程
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化已经由试点建设阶段过渡到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阶段。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
本论文主要以三个方面为中心进行研究。即(1)反输入的日语是怎样融入现代汉语的,对于该历史过程进行了探究。(2)日语反输入的原因(3)反输入的日语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对自我以及所属群体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深度感知与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进而形成积极的身份认同,不仅影响教师自己的教育生活和专业发展,也会影响教师队伍以及国民教育的整体水平。目前对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优化策略三个方面,方法上以访谈和个案为主,叙事、生活史研究也逐渐兴起。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一方面可以为
对钢筋混凝土T梁桥的病害进行调查分析,对T梁桥加固设计要点进行归纳,以新海路潍河大桥为实例,介绍T梁桥的加固要点。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sease of the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