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刑在中国的限制适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死刑在中国的限制适用为论题,从四大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对死刑在中国的历史延革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次,分析了死刑限制适用的必要性。再次,论述了死刑限制适用的基本途径。最后,提出保留借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首先,笔者论述了死刑在中国的历史延革和发展趋势。中国历朝历代的法律都有关于死刑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对死刑的适用也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我国1979年刑法总则对死刑设专节做了规定,1981年后至1997新刑法规定期间,我国颁布了23个单行刑法,修订后的97刑法对死刑问题做了一些修改,主要体现在死刑的适用条件。97刑法颁布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4个刑法修正案。其次,笔者分析了死刑限制适用的必要性。死刑的限制适用,有利于保护基本的人权。我国已经加入了联合国的关于人权的两个国际公约,尊重并保障人权也为宪法所明文认可。死刑的威慑力有限,限制适用有利于防止死刑扩大化。基于死刑对遏止严重犯罪具有最强的威慑力这一观点,一些国家仍然保留死刑。从效果上看,死刑不是万能的;从犯罪产生的根源上看,是复杂的多样的,因而死刑的威慑力也不是绝对的;从对死刑的态度来看,也可以看出死刑的威慑力有相对有限的。死刑是有必要加以限制适用的;从国内外历史事实来看,死刑也从未对犯罪产生过有效的遏制力。再次,笔者论述了死刑限制适用的基本途径。立法上废除死刑或者最大程度地限制死刑的适用,乃是死刑限制的最斧底抽薪的办法。我国不少学者呼吁在立法上废除非故意杀人或者严重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犯罪之死刑。所谓死刑的司法控制是指在刑事司法政策和立法规定既定的前提下,在审判环节,通过从严掌握死刑的适用条件,减少死刑数量和降低死刑比例的司法活动。死刑的限制适用与民意引导。死刑的限制使用,民意的支持与引导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笔者提出了保留借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的主张。赦宥制度在客观上改变了中国古代死刑适用的情况。影响中国古代死刑适用的另一个制度因素是盛世观和仁政观,把每年死刑适用的多少作为评价每个王朝的重要指标。从社会效果来看,在中国古代专制的政治环境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死刑的适用,使其不至于走向过度的滥用。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对死刑制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报应观在中国古代死刑适用中起了重要的制约作用,是中国古代死刑适用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他文献
经济发展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经济行为镶嵌于社会行为之中,单纯地从经济学的方面理解人类的经济行为是十分狭窄的。所以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要综合考虑社会的
重视对现实人生问题的探究,是儒家思想的一贯特色。尽管先秦儒家就已经逐步形成从“终极关怀”到“具体设定”的人生哲学理论,并统名之曰“道”。但是,直到《礼记》成书之后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海上遇险目标快速接近技术”,主要研究基于声纳图像的水下目标识别技术与光学图像的增强技术。针对拍摄的高分辨率声纳图像的特点,本课题
对两种新颖的Boc保护氨基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进行了全面比较和总结,找到了一些有用的规律,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纵观人类文明史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科技发明,互联网首当其冲的要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这一伟大的通讯技术的革命以日新月异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
综述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国内外背景,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废水处理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阐述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原理,和统的废水处理方法相
绿色交通作为一种全新理念,是城市快速扩张、经济持续发展地区的最紧迫的交通转型选择,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交通运输中的生动体现。包头市是全国较大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
本文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成人高等教育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要稳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等
美国的职业教育在其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曾为美国的崛起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的阐述 ,从而借鉴其有益的经验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逐步转向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促进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