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市场风险。然而,本文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进入期货市场不完全出于套期保值的目的,往往从最初的套期保值部分地转变为单向投机,从而加大了经营风险,给企业业绩带来影响。本文研究了用于识别企业运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和投机的方法,并分析了两种不同期货交易行为对企业经营业绩波动和公司价值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2004年-2013年间披露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期货市场交易数据,运用以上识别方法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存在投机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因素,以及企业进行投机的原因,认为上市公司有效的衍生品交易风险内部控制机制缺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和期现货价格偏离是诱使企业转向投机的内外因素。本文利用统计分析发现套期保值稳定了企业经营业绩,而投机行为则加大了业绩波动。同时,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分析发现企业披露套期保值或投机损益事件后股价不升反降,并且市场对投机事件披露比对套期保值事件披露反应更为强烈。为此,本文在最后提出应区别对待违规决策失误和非违规决策失误、完善内控机制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