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概念模型与汉壮民族差异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感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研究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规律,对于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效益,加强旅游管理,强化旅游市场拓展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旅游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来各种社会的、文化的冲突、碰撞和变迁。不同类型民族旅游社区不同民族居民,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而以往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因素及模型与机制研究——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NO.41271158)的资助下,选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百色市城区混居型、那坡县独居型两种旅游社区为案例地,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以旅游社区不同民族居民地方感差异作为研究主题,采用SPSS、AMOS等软件,结合深度访谈,根据实地抽样调研资料进行数量统计分析,以动态思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探索同一旅游社区汉族和壮族居民之间以及不同旅游社区壮族居民之间的地方认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差异特征和规律,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旅游产业的市场拓展、产品开发提供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阐述研究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差异的意义,分析论文主要的理论基础,综述地方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探讨地方感理论并建立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的态度结构模型;探讨地方感三大组成要素地方认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的类别;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社区居民“本土化”的地方感测量指标体系;研究同一旅游社区汉壮族居民以及不同旅游社区壮族居民之间地方认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的差异特征和规律;分析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的效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建议。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建立了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要素概念模型。认知成分是居民对社区的认识和评价,情感成分是居民对社区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行为意向成分是居民对社区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地方认知、地方依恋、行为意向分别对应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要素。(2)少数民族独居型旅游社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而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型旅游社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自我”保护意识更强。百色城区壮族居民比百色城区汉族居民更重视“自我”,那坡壮族居民比百色城区壮族居民更重视“自我”,说明旅游社区壮族居民和汉族居民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壮族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而聚居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比混居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自我”保护意识更强,这是由于居民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程度的差异引起的,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外来旅游者要重视原始民族村寨居民的风俗习惯和行为偏好。(3)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社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比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社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更具有“排他性”。百色城区汉族居民较百色城区壮族居民对“他者极”的认知度更高,说明同一旅游社区中汉族居民比壮族居民更容易接纳外来旅游者;百色城区壮族居民比那坡壮族居民对他者极的认知度更高,这说明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社区中的壮族居民比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社区的壮族居民更容易接纳外来旅游者。(4)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的旅游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地方认同与情感依恋更强,少数民族居民比汉族居民地方认同与情感依恋更强。那坡壮族居民地方认同较百色城区壮族居民高,百色城区壮族居民地方认同较百色城区汉族居民高,这说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的旅游社区壮族居民对社区具有更高的精神依附:那坡壮族居民情感依恋较百色城区壮族居民高,百色城区壮族居民情感依恋比百色城区汉族居民高,表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的旅游社区壮族居民对社区具有更高的情感依附。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重视并尊重少数民族居民的风俗习惯和行为偏好。(5)少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比汉族居民更大。百色城区壮族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度高于百色城区汉族居民,那坡壮族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度高于百色城区壮族居民,这主要是因为发展旅游所带来的利益大小不同所致,壮族居民受到旅游经济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实施惠民工程。百色城区壮族居民地方依恋较百色城区汉族居民地方依恋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更大,说明少数民族居民具有更高的行为诉求,在旅游发展中具有更高的积极性。(6)少数民族居民比汉族居民更具有旅游参与意向和环境保护意向。在旅游参与意向和环境保护意向方面百色城区壮族居民明显大于百色城区汉族居民,这说明少数民族居民在分享旅游发展收益的同时,更希望通过旅游宣传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而得到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以及环境保护。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的态度结构概念模型,并构建了旅游社区居民的地方感测量指标体系。地方感由地方认知、地方依恋、行为意向三要素组成;地方认知包括自我极、自我—他者关系、他者极、他者—环境关系、环境极、环境—自我关系六项指标,地方依恋包括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情感依恋、社会联系四项指标,行为意向包括旅游支持、旅游参与和环境保护三大类别。(2)提出了民族旅游社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地方感的差异规律。本文探索了旅游社区不同民族居民地方感差异的特征和规律,如,少数民族居民“自我”保护意识更强;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社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比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社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更具有“排他性”;少数民族居民比汉族居民地方认同与情感依恋更强。这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提供了新的旅游规划视角和理论依据。(3)研究路径创新:以少数民族混居型旅游社区和少数民族独居型旅游社区为案例地,将地方感、文化差异和旅游发展研究纳入到旅游社区不同民族居民研究平台之中。选择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同一旅游社区汉壮族居民之间以及不同旅游社区壮族居民之间地方感的差异特征和规律。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为民族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借鉴依据。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笔者希望能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略尽绵薄之力,但由于研究时限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案例地仅选取了旅游社区汉壮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其普适性和代表性会有一定的约束。
其他文献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在"做大做强",合并是会计师事务所扩张规模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和经验证据,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角度,分析归纳我
目的探讨并评估多排螺旋CT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中我院收诊的60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
本文主要从新市民的人员构成及特点、新市民的内涵、新市民融合状况及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新市民素质提高对策建议几个方面对与新市民素质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新市
文章以BIN参数为基础,模拟了某度假酒店的冷热负荷。根据地源热泵的性能参数,计算了两种典型方案的运行能耗及费用。对比了地表水源热泵和传统的空调系统的投资及运行费用,为
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影响全社会,给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正视并面对这种挑战,有效利用好新媒体,对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和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如何有效的进行教学团队绩效评价是团队管理中的难点。本文根据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
镇江肴肉是江苏省镇江市著名的传统肉制品,以皮色洁白、卤冻透明、光洁晶莹、瘦肉鲜红、香味浓郁、肥而不腻而闻名。
<正>到2021年,中国人口总数将开启一个至少80年的递减周期。中国实际总人口抚养比很有可能在2033年前后升至0.5。来自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
<正>非洲猪瘟(ASF)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食欲废绝、皮肤发绀、内脏器官出血、高死亡率为特征。其病原为非洲猪瘟病毒(ASFV),为一种大的双链D
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研究。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Drug Bank数据库和Pharm Mapper服务器,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