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验反馈的时间和内容对记忆保持的影响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验后提供反馈可以促进学习。而反馈内容和反馈时间是制约反馈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分析以往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两项实验分别考察反馈内容和反馈时间在选择题测验中对学生的记忆保持效果。实验一选择包含的信息量在6~8个的营养、天文、地理类的文章作为实验材料,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不同反馈时间(即时反馈、延迟20分钟反馈)和反馈类型(正误反馈、答案反馈和正误+答案反馈)对一天内记忆保持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对于测试内容的保持上,无反馈组与延迟正误反馈组无显著差异,即时正误组的保持测验一成绩优于前两组,且与即时反馈答案和及时反馈正误+答案差异显著,保持测验一成绩不及后两组。延迟反馈答案和延迟反馈正误+答案组保持测验一成绩优于即时反馈答案和及时反馈正误+答案组,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对于学习材料的保持上,反馈答案和反馈正误+答案的效果优于反馈正误,而反馈答案和反馈正误+答案二者无显著差异。实验二进一步将测验后给予反馈的时间间隔延长,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反馈时间(延迟6小时、延迟1天、延迟2天)和反馈内容(反馈答案和反馈正误+答案)在4天内记忆保持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对于测试内容的保持上,测试后延迟1天的反馈效果优于延迟6小时。而延迟2天与延迟1天无显著差异。反馈答案和反馈正误+答案效果无显著差异。对于材料内容的保持上,延迟6小时反馈效果优于测验后延迟1天和延迟2天给予反馈。而测验后延迟1天和延迟2天的保持效果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rn为规范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指导煤化工行业优化选址布局,促进行业污染防治水平提升,我部组织制
期刊
本文以输变电电气设备为研究视角,首先总结了运行维护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之后分析了智能化运行维护的相关技术.
据《望新闻周刊》7月5日报道:6月30日,瓮安事件初步平息的第二天一早,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即赶赴瓮安察看现场,指导事件处置工作。从上午9点半到次日凌晨1点半,石宗源马不停蹄,连续工作16个小时,并就瓮安事件三次向百姓道歉。  一个省委书记,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三次在公开场合向百姓道歉,这在全国还是罕见的,让人有感而发。  瓮安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6·28”事件暴露出当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复
本研究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特征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了制造业国有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并自编问卷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制造业国有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招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点.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电子政务也就随之出现.电子政务
期刊
2008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司法部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欧阳淞,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赵大程,山东省委
2008年12月12日《瞭望》新闻周刊刊登社评指出,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更加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的
探索,是人类的本能,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习、工作、家庭都是成人探索的领域。探索可视作个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创造性问题解决与依恋关系密切。本研究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