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近几年的经济工作会议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工促农,规划本地区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规划,突出对重点领域、区域和企业的扶持,突出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集聚。以工促农,加速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资金是影响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论文抓住这一关键,结合项目融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式,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农副产品加工业面临的融资困境,结合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固有特点,融合产品支付、远期购买、融资租赁、BOT、TOT、ABS、PPP等多种项目融资模式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农副产品加工业融资体系的设想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融资对策与建议,拓展了融资思路,使云南省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融资与国际接轨。论文以作者本人融资经历入题,阐述了云南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我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根本原因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详细介绍项目融资基本理论知识、项目融资程序、项目融资成功的条件及项目融资模式。分析了云南省农副产品加工业采用项目融资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云南省农副产品加工业融资模式应采用混合融资方式:对于资金需求量相对比较大的项目采用产品支付与远期购买相结合的项目融资方式;对于资金不是十分巨大,有市场销售渠道的采用吸收种植农产及其他民间资金集资;对于效益好、有技术、有市场的品牌企业想融资又不愿意分享利润的,可以多利用政府扶植资金;对于无资金、也无技术、无设备、只有种植区位优势的项目可利用种植地、种植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融资,融资方式可更加灵活。针对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融资方式的灵活性,以木瓜酱加工项目融资为例证,进行融资模式及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