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与支持下,全民健身也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体操运动是体育项目中的“母项”,它的发展对我国全民健身至关重要。但目前体操项目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体操在我国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竞技体操项目的引领,导致体操项目发展停滞不前、体操人口下降、后备人才枯竭。为此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提出“快乐体操”的理念,曾尝试性的在广东省举办了两次全国幼儿快乐体操比赛,从先从幼儿出发,发展我国体操,通过转变体操项目发展策略,夯实体操后背人才力量,努力解决体操项目群众基础薄弱的问题。快乐体操项目发展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为了使项目能够更好的有效发展,需要在体育管理体制上、竞赛模式、宣传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现有幼儿的快乐体操竞赛模式进行研究,了解我国幼儿快乐体操赛事发展,以及归纳出快乐体操自身的特点,分析现有竞赛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得出结论:我国现有幼儿快乐体操竞赛模式通过竞赛项目设置、竞赛办法、奖励办法、竞赛规则、场地器材标准五个方面来研究。1、我国幼儿快乐体操竞赛项目具有创新性、娱乐性,但设置单一。创新之处其一是将男、女快乐五项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接力通关赛。摒弃了传统竞技体操竞赛项目设置,其二,将大团体项目设置取消,快乐集体舞单独立项。打破了传统竞技体操中的项目设置,将集体项目列为重点;娱乐性体现在通过竞赛项目设置的名称变化,例如男、女快乐五项等;随着发展,赛事不断增多,相对于未来赛事的发展趋势,仅有竞赛项目设置无法满足大量赛事的冲击,可看出项目设置单一,缺乏丰富性。2、我国幼儿快乐体操竞赛办法内容全面,但缺乏针对性。幼儿快乐体操竞赛办法内容包含了参赛者人数、比赛时间、成绩的计算以及如何比赛。两届幼儿快乐体操竞赛办法内容内容精炼易懂,条理清晰;在每个项目设置当中都对参赛者的具体人数要求做了明确的说明,但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但是对于参赛者幼儿来说,他们不具备对大量汉子的认知能力,因此缺乏针对性。3、奖励办法:包括个人奖、单项奖、团体奖三种,参赛者、参赛团体的水平无论高低,能力是否有限都可获奖,最低三等奖,这种奖励办法将少数人获奖转变为所有人获奖;充分的体现了幼儿快乐体操竞赛弱化了竞技性,且具有合理性和娱乐性。4、竞赛规则:包括规定动作和评分规则。两届竞赛规定动作完全简化,摒弃了竞技体操比赛的打分形式,裁判者根据个人的业务水平来给出优秀、良好、合格作为标准。说明参赛着无论水平高低,都会得到认可,充分体现出了快乐体操亲民性特征,但现有的三级、四级这两种比赛级别无法使所有运动员的水平完全的展示,因此现有的竞赛规则可利用的程度有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场地器材标准:分为7部分蹦床、平衡木、软体跳板、软体跳马、垫子、自由操场地、多功能体操器械组合。所有器械标准完全是按照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制定。现有场地器材标准内容仅限于幼儿体操项目的,对于实际比赛中新增的一些体育户外项目所包含的器材尚未提及,由此可知现有的幼儿快乐体操场地器材标准内容还不完善。建议:1、我国幼儿快乐体操竞赛模式的研究对策。竞赛项目设置:以团体比赛、集体赛为主、取消“大团体”,增设游戏类项目、主要设项:通关赛、团体赛、集体舞;竞赛办法: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来撰写,利用图画与文字结合的方式来编写;奖励办法:继续采用“人人有奖”的方式;竞赛规则:要根据不同的技能水平来创设不同的竞赛规则;场地器材标准:新增的一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体育户外器材。2、我国幼儿快乐体操竞赛模式要充分贯彻国家体操管理中心提出的“快乐体操理念”,充分体现快乐体操项目本身的娱乐性、亲民性、简化性、丰富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研制新型快乐体操竞赛模式,达到我国快乐体操与竞技体操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