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37年北京地区童养媳问题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yun99a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养媳是指那些儿女还没有成年,家里的长辈或族长便预先订定了婚约,将女孩送到男方家抚养,等到男女双方长大后始行结婚的一种婚约形式。它起源于古代的媵妾制度,形成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直至近代仍然盛行不衰。它既是买卖婚姻的一种,同时又是封建包办婚姻的极端形式。进入近代以来,受西方妇女解放思潮的影响,童养媳作为一种社会陋俗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批判。虽然政府在立法层面否定了童养媳这种陋俗,但童养媳作为一种习俗,有其必然的惰性和根深蒂固的延续性,因此民国时期童养媳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还存在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又是近代与传统相互涤荡的城市,那么童养媳的存在必然与北京城市的这些特点密不可分,并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民国时期,受社会经济的贫困、重男轻女等因素的影响,童养媳仍在中国的婚姻市场上占有一定的比例,而这些自小就被夫家童养的女孩,因翁姑习性的不尽一致,对童养媳的生活则有深远的影响,其命运充斥着许多未知数。可以说,因童养媳的特殊身份地位,童养媳常常在家中被置于边缘化的地位,而在与周边人联系和交往中,则又与北京的社会发生着某些必然的联系。受西方妇女解放思潮的影响,人们对童养媳本身或者童养媳这种习俗展开了批判,并提出相应的解救方法,但大都没有可行性。政府与社会团体曾对童养媳的解放做出过积极地探索,并建立了相应的救助机关予以解救,政府机关与社会团体也有过默契的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童养媳的解放,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依据婚姻自由的原则否认了童养媳这种陋习,为童养媳的解放提供了某些法理依据,但由于立法与社会的脱轨,并未能从根本上铲除童养媳这种陋习。民国时期,随着剧烈的社会变迁,妇女解放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童养媳的解放问题也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童养媳问题不单单是妇女问题,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与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相联系,同时也与当时社会大环境相联系,因此,在实际的解救童养媳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困境,从这一角度来说,童养媳的解放任重而道远。即便如此,处于社会转型的近代北京,童养媳也逐渐褪去传统的色彩,开始向近代转型。
其他文献
Studies on surface analysis of carbon steel protected from corrosion in low chloride and nearly neutral aqueous environment by a synergistic mixture containing
Kaolin was modified using a chemical complex of hydrazine hydrate and oleochemical sodium salts derived from rubber seed oil (SRSO) and tea seed oil (STSO) resp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丘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比格犬随机均分为单纯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和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
The titanium implant surface plays a crucial role for implant incorporation into bone. A new strategy to improve implant integration in a bone is to develop sur
临床检验科工作前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巾,检验技术越来越复杂,作为检验科主任要想不断取得管理上的成就,必须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及过硬的专业水平,最大限度满足患
目的分析肥胖相关指标与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第305医院干部病房住院的男性无症状体检者中同时完成结肠镜及人体成分分析
ANC AMX7型新一代的高精度数控磨削系统MX7是新一代的高精度数控磨削系统,具有能够在最少准备时间内处理各种批量工作的能力,MX7经过优化,可以磨削直径至20mm的刀具,特点:10秒刀具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起军事同盟关系。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日作战,增进中美之间军事合作,两国共同组建了国际性的军事合作机构——中美合作所。中美合作所从194
民国前期(1911-1937)在各类思潮和社会政治背景影响下青年学生群体崛起,教育界也积极倡导“学生自治”,由此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自治活动广泛开展,但在实际运作中,学生群体借
介绍了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超声振动—气体介质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通过分析和实验探讨超声振动—气体介质电火花复合加工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