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NiM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茶业不论是从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茶树品种、拥有的茶类还是从业的人口数量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所以茶叶产业的发展对福建茶区经济的发展、茶区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克服茶叶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茶叶农残超标、茶叶质量无法控制、组织化水平低等弊端,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合作社应运而生,茶叶合作社的出现受到茶农的普遍欢迎,合作社也在短短的几年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降低农残,提高茶叶质量方面。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存在资金匮乏、融资困难、组织内企业家严重缺乏、组织凝聚力不强、组织运作不够规范和很多茶农持观望态度等问题。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最终要完全成为茶农自己的组织,让茶农以主人翁的态度加入、管理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良性循环。当下哪些因素影响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哪些因素影响他们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事务、阻碍他们真正成为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人等等已经成为研究合作经济组织的热点,但根据茶叶特性针对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尚未发现,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   本研究首先,以福建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综合评述的基础上,对茶叶的产品特性、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的必要性、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第二,结合福建茶产业特点,分析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第三,以茶农是有限理性复杂人、茶农参与行为是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的有机统一、茶农具有需求多样性和层次性特征为假设前提,基于对福建省安溪县9个乡镇17个村的实地调研数据,从问卷设计、数据收集过程和所使用的数据方法等方面对本研究的实证研究设计进行了阐述,本文还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基本上可以保证样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第四,根据茶农效用理论和合作经济组织理论,基于570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对样本乡镇茶农进行描述性分析,将影响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分为茶农的个性特征、茶农家庭资源禀赋、茶农生产经营特征四大部分11个影响因子,为进一步明确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四,利用行为决策理论、茶农经济行为的动态蛛网理论提出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决策模式以及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模型,引入博弈理论对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选择机理做进一步分析,构建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体系,包括管理行为、出资行为、交易行为,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理论与调查研究的结果对全文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耕地作为一种稀缺且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要素,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对耕地资源进行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是由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基础性、重要性等
穆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资深互联网商业模式观察者。著有《叠加体验:用互联网思维设计商业模式》  互联网商业的世界中,不管商业模式如何纷繁复杂,但其用户体验无外乎三种:功能出色的完美终端、让人愿意归属的价值群落(让人从情感上喜欢产品)和可以无限获取资源的云端服务。  传统企业对几类体验任选其一,深耕到底。互联网思维则是要以互联网技术(屏幕交互、Web3.0等)为基础,将这些不同的体
供热热计量是可靠控制散热器温控阀门、实现散热量自动化调节与计量的前提,因现阶段我国热计量技术实施中频繁出现供热计量失真、可调控性差等问题,对供热热计量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