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七个年头。三十七年里,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GDP总量从一九五二年的六百七十九亿元增长到二零一四年的六十三万亿元。中国已经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但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均衡,人均GDP还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而且西北、西南等一些山区经济发展还很落后,人均收入差距存在地域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先使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三十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当这部分人富起来后,收入差距却逐渐拉大。中国的基尼系数曾经一度超越国际警戒线,为中国社会敲响警钟。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已经给中国经济的有好又快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贫富差距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各个阶层之间。比如农民、工人、政府公务人员等人群之间的差距。二是地区收入贫富差距。东南沿海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内地的收入水平,造成了地区的贫富差距。三是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一些垄断行业,比如电力、能源、通讯等部门,他们掌握着重要且稀缺的资源,在这些部门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其他部门,造成了行业之间的差距。当代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阻碍了小康社会的建设,也不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发展。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将从不同角度对当前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找出形成贫富差距问题的根源,进而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找出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