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融合的蒙河流域土地覆被分类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nzhixingki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覆被分类与识别是遥感应用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蒙河流域气候湿润,降雨充沛,由于热带气旋影响,云覆盖量大,遥感影像云污染比例高,造成影像在蒙河流域地区无效像元间隔大。此外,充分的光热和水分条件致使蒙河流域作物种植时间不固定,给基于单幅影像的土地覆被分类造成困难。  本研究针对蒙河流域遥感影像云量大、下垫面复杂多变的特点,基于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和中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8OLI数据,发展基于时序遥感的时间维信息挖掘方法和多源时空信息融合方法,以提高遥感土地覆被分类和识别精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基于曲线相似度的蒙河流域土地覆被分类研究  利用具有高重访特征的MODIS时间序列NDVI数据,引入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技术,通过与地物标准NDVI时序曲线相似度对比进行模糊分类,充分挖掘高频率遥感的时态维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下垫面季节性变化引起的分类误差,提高土地覆被分类精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复杂下垫面造成的同物异谱/同谱异物难题。  (2)基于改进时序相似度匹配方法的蒙河流域耕地信息提取  耕地是蒙河流域最主要的土地覆被类型,因此了解耕地作物类别以及种植模式、提高耕地提取精度对于实际应用具有较大意义。为此,为进一步提高耕地信息提取精度,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边界局部加权的DTW距离方法(OLWDTW)比较时序相似性,进行蒙河流域耕地提取。其原理是在应用基于时序相似性的方法进行作物提取时,利用整条像元时序曲线与参考时序曲线作对比。虽然整条曲线中非生长季曲线能提供一些信息例如土壤背景等,但是作物提取中较为关键的识别期为作物生长期,因此本研究在时序相似性比较上对作物生长期进行了加权,从而提高了耕地信息提取精度。  (3)基于多源数据决策级融合的蒙河流域土地覆被分类研究  由于MODIS数据空间分辨率低,所以景观破碎度较高的小面积地物斑块提取的精度受到很大限制。为此,研究将空间分辨率较高的Landsat数据与时间分辨率较高的MODIS数据进行决策级融合。在融合过程中考虑到土地异质性因素的重要性,故将其叠加上权重因子,即将Landsat分类结果与MOIDS分类结果进行线性加权求和。  本研究通过对高重访、低分辨率遥感数据时态维信息的挖掘以及对不同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的信息融合,为进一步开展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遥感信息挖掘和融合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土地覆被分类及变化检测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1:25万数字填图项目——民和县幅、临夏市幅、定西市幅,应用遥感、数字高程、地质数据库等数据对甘肃、青海的民和、临夏、定西地区进行区域水土流失的信息提取,以数字
本文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阈值理论及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分析脆弱生态环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特殊性所在、旅游开发行为促进脆弱生态环境演化的推动力、旅
宏观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本文将宏观社会结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学的思维和视角,构建宏观社会结构研究的分类体系,并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宏观社会结
都市密集区即多个城市在一定地域空间上集聚分布的物理形态。中国持续快速城镇化造成长期生态和环境变化,都市密集区区域生态环境约束与土地粗放利用的矛盾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
半城市化是指由于本地资金的积累以及外来投资增长,在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遍形成二、三产业较为发达,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乡土地利用混杂、
在我国,山地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一半以上,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开展,众多山地城市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城市加速发展的进程当中,如何更好
近年来,我国煤矿开采强度和开采规模逐渐加大,矿井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日趋多变复杂,煤矿突水事故频繁发生。为降低矿井突水事故的频发率,需要基于 GIS对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进
19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逐渐加速,有力地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城市居民在领略现代文明风采、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饱尝了城市生态环境失衡、人
人类正逐步迈入信息社会,信息化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城市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高度密集的综合体。城市的发展变化和城市化过程不仅
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区域,区域的发展依靠城市和城市体系的健全发展.因此,城市的发展水平如果不符合其发展阶段,不仅会使城市本身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还会造成城市等级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