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选择性压力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特点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learns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类型,其中唯有A型流感病毒能引起流感大流行。2009年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迅速扩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尽管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已经结束,但在后甲流时代,我们仍然不能放松对该病毒的监测和研究,以防该病毒通过变异衍化成新的大流行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A型流感病毒的变异包括抗原性、致病性、耐药性和传播能力的变异。本研究以小鼠作为哺乳动物模型,重点探讨了2009大流行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致病性变异特点,并初步建立了该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随着病毒的不断流行和疫苗接种,人群体抗体覆盖率会不断增加,而该压力是否会促进2009大流行流感病毒流感的抗原性变异以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尚有待研究;另外,临床中发现部分感染患者呈现重症表现,序列分析结果提示部份变异病毒可能具有更高的致病性。因此,研究抗体选择性压力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异规律,将有助于我们从分子水平上探究该病毒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变异机制及趋势,为该病毒的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本研究在对实验室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野毒株XD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基础上检测了病毒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并将XD野毒株在灭活甲型H1N1流感病毒免疫小鼠体内连续传代,制备变异毒株。同时以经未免疫小鼠传代后的病毒作为对照病毒株。以抗原相关系数、小鼠半数致死量、体重变化率和幸存率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价该病毒变异情况。结果发现,XD野毒株通过鼠肺连续传代,其致病性和抗原性会发生变异,在抗体选择性压力下,该病毒的抗原性会发生较大变化,抗原相关系数变为0.35,致病性提高18倍,而在无抗体压力下,该病毒的致病性可提高1000倍。为探索该病毒变异的分子基础,本研究以抗原性或致病性发生显著变化的变异毒株为研究目标,进行变异相关氨基酸位点的鉴定研究,通过序列分析比对,初步筛选出变异相关氨基酸位点,其中与病毒抗原性变异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包括HA-S183P、HA-N156D、HA-D222G和HA-R223Q;而与病毒致病性增强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包括PB1-R296T、PA-I94V、NP-D375N、HA-N156D、HA-D222G和HA-R223Q。本研究搭建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UIXD-P18-2-E1强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成功拯救出病毒rUIXD-P18-2-C1。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后发现,该拯救病毒与亲本毒株UIXD-P18-2-E1的生物学性状相同。该套反向遗传系统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该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波澜壮阔的红军长征,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也铸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关于长征精神的内涵,中央已经有了权威而准确的概括。同时我们看到,长征精神既是宏观的,也是具象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的增加,脂肪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临床常见的病变。中医药作为脂肪肝的药
慢性病是威胁市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上海市坚持政府主导,依法依规防控,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为抓手,建设“医防融合”的慢性病综
记者:请您谈谈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深刻内涵。$$ 李建国:首先要认清主责。作为党委书记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到关系党生死存亡、人心向背的高度,充分认识和把握
报纸
<正>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生长于我国西南、西北的高原地区。它的果实和枝叶中所含有的19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使它具有神奇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
目的:总结合并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占同期收治细菌性肝脓肿的50%.高龄
【正】 人类处在世纪之交,面临和平与发展的许多问题,其中医学目的和医学道德遇到的挑战就是比较突出的课题。我国正经历着从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在这新旧转
病人教育是护士针对住院病人的心理、生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健康教育。它是通过向病人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技能;从而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
神头岭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在山西省潞城县东北部神头岭地区伏击日军的战斗,为八路军山地游击的经典战例,共歼灭日军辎重部队近千人,大大提高了抗战军民粉碎敌晋
慢性肝炎(慢肝)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病情不稳定而反复住院不仅导致患者生理变化,对其心理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做好此类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促进病情好转、提高生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