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创始人邵经明教授学术特色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整理总结邵经明教授的针灸学术特色和方药学术特色,为进一步完善河南邵氏针灸流派的学术渊源,促进本流派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的相关方法,全面搜集邵经明教授在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所撰写的各类笔记、讲稿和门诊医案等原始资料,认真学习有关邵经明教授的论文以及《针灸锦囊》《针灸简要》《针灸防治哮喘》等专著,从中挖掘提取能够反映邵经明教授学术特色和临床诊疗疾病经验的内容,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总结。  结果:  1.分析总结了邵经明教授三大用穴特点:一是倡辨证知机,用穴少而精;二是精脏腑辨证,善用背俞穴;三是重经络辨证,擅远近取穴。邵经明教授针法特色方面,完善了“催气五法”和“行气五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整理了邵经明教授临床常用的五种特殊针刺法,明确了其临床应用。  2.总结了邵经明教授“经方与时方并重”和“继承与创新并举”的方药运用特色。包括邵经明教授自拟之解表化痰平喘汤、归脾加味汤、理血养肝健脾汤、清热利湿化瘀汤、化瘀软坚固气汤、定痫散等经验方的药物组成及临床应用。  3.总结了邵经明教授临床擅长治疗的六种疑难病的诊疗经验:一是邵氏“五针法”治疗哮喘及自制中成药治疗哮喘的经验;二是针药并用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三是针药并用治疗淋浊的经验;四是针药并用治疗肠粘连的经验;五是中药辨治鼓胀的经验;六是中药辨治肾炎的经验。  结论:  1.邵经明教授针灸学术特色主要有:一是临床突出辨证用穴,即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综合指导下选穴组方,其针灸处方具有方精穴简,善用背俞,用穴灵活等特点;二是邵经明教授师古不泥,继承创新,善以多种特殊针法治疗疑难顽症。  2.邵经明教授用药学术特色主要有:经方与时方并重,无门户之见;继承与创新并举,自拟效方,治疗疑难顽症。  3.“中西合参,针药并用”是邵经明教授诊治疑难病的一大特点,也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有效方法。  邵经明教授的针灸药学术特色和临证经验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对提高临床疗效,继承、发扬、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我们的挖掘整理、总结、研究和推广,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文献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规律;通过观察项腹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提供
目的:观察针刺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nerveinjurySNI)后相应脊髓节段处(脊腰膨大段)组织中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CSPGs)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影响,探讨针刺对周围神经损
  目的:研究加味导痰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痰湿阻络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 4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加味导痰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