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东盟的货币合作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已经成为既成现实和不可扭转的必然趋势。全球化不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它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不能顺应潮流而谋求创新发展,则不但不能把握各种机遇,还要面对不断增加的全球性经济金融风险。世界各国政府都已经充分意识到,单靠自身的力量不可能维持其经济的安全与稳定,必须在各个经济领域谋求合作和共赢。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暴露出区内各国在经济体制、汇率制度以及金融安全防范等方面都存在不容忽视的缺点和漏洞。所以,在金融危机过后,为了加强金融安全,防止货币和金融危机风险的威胁,区域内各国在深刻反思和充分讨论基础上认识到,必须协调区域内的经济和金融系统稳定,以协调合作为出发点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在这种背景之下,区域内很多国家都在就货币合作开展的积极实践和探索。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诞生则为货币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世界经济正逐渐形成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洲经济合作为主体的三大区域板块。欧元推出后,对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防范金融风险和加强区域内各国经济金融交流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洲货币美元化的进程也充分说明了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欧元的成功和拉美的美元化趋势都使得亚洲货币合作日益提上日程。尤其是中国和东盟的货币合作更是得到了业界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论文则意图通过对自由货币区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以及对中国和东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展开分析,对双方货币合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方案。   本文分为以下四章:   第一章为“区域货币合作的一般分析”。本章首先阐述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蒙代尔等主要经济学家在对该理论的阐述和讨论,以及最优货币区理论在要素流动性和经济开放度等方面的系列指标体系。具体包括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性、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多元化、工资与物价的灵活性、国际金融的一体化、通货膨胀以及政策偏好的相似性和财政一体化标准等。在此基础之上,文章介绍了自由货币区理论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艾奇格林、科恩和克利缅科等经济学家对该理论的补充和完善。然后以欧元的成功推行以及拉美地区美元化的现象为基础分析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践意义上的可行性。欧元成功问世,不仅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和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里程碑,而且说明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对如何构造一个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堪称是最优货币区理论实践的典范。而美洲国家经济上实行“美元化”成为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必然选择,而且必将使美元化的范围随之进一步扩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加强,美元区的出现就会成为一种难以避免的趋势。   第二章为“中国和东盟货币合作:问题的提出”。本章主要论述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介绍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东盟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在货币合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东亚地区货币合作较早由官方提出的重要构想应该属日本提出的“亚洲货币基金”构想和日本政府以大藏大臣宫泽喜一的名义提出“新宫泽构想”等。东亚地区区域货币合作目前处于准备阶段,其特征是双边性或次区域化为主,以临时资金救援和货币金融信息交流与合作为主要方式,具体内容包括东盟范围内的货币合作和东盟10+3框架下的合作等,并介绍了《清迈协议》对亚洲货币合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第二章继而提出中国和东盟的货币合作问题。以亚洲货币一体化总体趋势为背景,全球化浪潮之下的区域货币一体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亚洲各国在这种总体环境的影响之下,不能一直孤立于潮流之外。同时,东盟和中国之间开展区域货币合作,也是区域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内在迫切需要和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保证区域金融安全的现实需要。   第三章为“中国和东盟货币合作:必要性、可行性及问题分析”。在必要性分析中,介绍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展以及相互直接投资的状况和潜在未来,并讨论了因此对货币合作所创造的条件和产生的需求。自由贸易区为各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商品贸易的关税壁垒,使商品在区域内完全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按照各自的标准对非成员国征收关税。随着自由贸易区内贸易和投资规模的扩大,不仅为区域内的货币合作打下基础,而且必然会创造出区域内货币合作的需求。文章分析了组建自由贸易区能够促进缔约国经济的发展,加快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从而解决货币一体化亟需的“动力机制”问题。而相互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也必然对货币合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可行性分析部分,文章从劳动力流动性、区域经济结构等要素出发,论述中国和东盟货币合作在实践上的可能。通过以上对区域建立最优货币区有关指标要素分析的结果,说明目前亚洲已经初步具备成立区域性货币联盟的条件。在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上,己比较接近欧洲20世纪70年代货币联盟启动之前的情况。比如在经济开放度、经济依赖度、GDP增长率等方面,虽然还有一些标准虽然有差距,但随着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差距会逐渐缩小。从历史上看,区域货币一体化会促进贸易的一体化,后者又会提高区内各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本章最后为中国和东盟货币合作的问题分析,主要包括货币合作的成本仍然很高,以及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体制还存在诸多不能契合之处等。   第四章为“中国和东盟货币合作的方式选择和对策建议”。首先阐述中国和东盟货币合作的方式选择,包括一揽子区间爬行钉住方案、日元区方案、亚元联盟等。一揽子目标区爬行钉住的方案只能作为短期内或过渡性的汇率政策参考,不应成为东亚各国汇率制度的长期选择。因为实施以汇率为基础的稳定方一案的国家一般都会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更大的依赖性,在面临突然的资本反向流动时会很脆弱。而由于东亚对外经济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钉住单一货币的做法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弊端。无论是实施美元化还是建立日元区,都不可能避免来自外部的金融冲击。文章分析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最终则立足建立大中华货币区,进而完成中国和东盟的货币合作。文章最后,则就中国和东盟的货币合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操作步骤则可以分为几步。中国和东盟成员的中央银行、财政部等官方机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对话、协商,以确定地区货币合作的内容、目标。中国与东盟成员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主要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统一。同时,在大中华和东盟两个次区域内,积极开展货币区的建设。设立中国-东盟货币基金,用于干预市场、向各成员提供紧急货币援助,并将中国和东盟的货币合作制度化。逐步融合大中华和东盟两个次区域货币区,形成统一的中国-东盟货币区。   本论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工具,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演绎归纳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考察中国和东盟各国多种经济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最优货币区”在中国和东盟之间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可行性和路径。论文指出中国和东盟之间己具备货币金融合作的良好经济基础,并提出深化亚洲货币金融合作应从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开始的观点。
其他文献
由体表心电图区别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伴差传)是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难题,因为直接关系到治疗和预后,故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首先
本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2例,完全缓解(CR)率与对照组5天疗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原因可能与延长给药时间和增大药物剂量有关.在化疗过程中要警惕腔道大出血和
随着因特网应用的普及,使用C2C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购物成为了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购物方式。虽然学者们对于电子商务的信任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C2C这种平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的创新点、着眼点是从政府行为的角度来研究上述介绍的土地价格失衡。首先,在中国土地储备制度下实现土地垄断供给,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各自的目标函数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
概述了国内外甜高粱的研究和利用情况,多方面论述了甜高粱的综合利用途径和经济效益,对我国发展甜高粱产业的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见解。 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
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当前我国政府和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现阶段,农民收入出现了连续多年的下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内部也产生了收入分化,这不仅挫伤农民生
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使得全球电子商务十分迅速地发展起来。许多企业开始转向在网络上开拓新的市场,争取客户,拓展业务,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有些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实现经济高效运行的先进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我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