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表人后缀对比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b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者"、"~人"等是日语和汉语中共有的表示人的后缀(日语称"接尾辞"或"接尾语"),用来表示某一类人或者某种人,它们都有着很强的造词能力,使用率也很高。然而,在日汉语言中由这类后缀所构成的派生词并不完全对应。在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过程中,这类表人后缀的误用情况屡见不鲜。因此,研究这类后缀在日语和汉语中分别有着怎样的造词规律和语义特征十分必要。本文在进行调查研究以后,将使用频率较高的表人的日汉同形后缀"~家"、"~者"、"~人"、"~师"、"~士"、"~手"、"~员"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时贤的研究基础上,使用《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检索到的实际用例,分析这些日汉表人同形后缀的词根特征和派生词的语义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日汉对比研究。最后以中国日语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上述七个日语表人后缀习得状况的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本文共六章。第一章为序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对象和方法。然后对前人时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点。第二章对日语后缀「~家」、「~者」、「~人」、「~師」、「~士」、「「~手」、「~員」的词根特征和派生词特征进行了考察分析。在对词根的词种、字数和词性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其特征。然后对其派生词的意义进行分类,探明了其语义上的特征。第三章对汉语后缀"~家"、"~者"、"~人"、"~师"、"~士"、"~手"、"~员"的词根特征和派生词特征进行了考察分析。在对词根的字数和词性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其特征。然后对其派生词的意义进行分类,探明了其语义上的特征。第四章对日汉表人后缀进行对比分析。以第二章和第三章的数据为基础,分析这七个日汉表人同形后缀的词根特征和派生词特征。探明二者在词根特征以及派生词的语义特征上存在的异同。研究发现,日汉表人后缀都多与一字、二字词根结合,与三字及以上词根结合的情况较少;多与体言类、用言类词根结合,与相言类词根结合的情况较少,且几乎不与副言类词根结合。进一步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日语表人后缀前接二字词根的情况要多于汉语,前接一字词根的情况要少于汉语;前接体言类、用言类词根的情况要多于汉语,前接相言类词根的情况要少于汉语。在派生词的语义特征上,日汉表人后缀所构成的派生词都多是褒义、中性的,贬义较少。与汉语表人后缀相比较而言,日语表人后缀用于贬义的情况要多一些。第五章就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表人后缀的习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误用语例的分析,可以看到日汉同形词缀在其派生词语义上存在的差异,是导致学习者误用的主要原因。第六章总结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探明了每一对日汉表人后缀的异同,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课题。希望本研究成果可以为汉语的表人后缀研究提供参考,并且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系统学习表人后缀,提高词汇掌握能力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强化降脂对冠心病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148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72例,强化降脂组76例,分别予阿托伐他汀10mg·d^-1或4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immune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of adjuvant antibiotic therapy through Xuebijing combined with thymopentin in el
伴随新课改理论的提出,小学语文教育正向着多结构化、多方法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阐述如何构建高
期刊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with renal function,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d
<正> 速溶豆将晶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大豆制品。它保留了豆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冲调方便,为饮料开发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采用柱实验,以泥炭颗粒作为缓释碳源,探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泥炭颗粒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泥炭颗粒可作为有效缓释碳源,当HRT为6.67h时,脱氮效果最好,硝酸
基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对比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运行效果,探索溶解性有机物(DOM)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联系,明确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的工艺适应性。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