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入是二语习得这个复杂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强调了可理解输入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可理解输入是否能够直接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这一论题,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是被理解的输入而不是可理解输入最终影响了语言习得,还有些学者认为可理解输入的作用被片面的夸大了,从而人为的否定了输出在语言习得中的关键作用。本论文的作者回顾了(1)修饰型输入(简化式输入、阐述式输入、强化式输入)、(2)互动型输入、(3)修饰型输出等几种类型的可理解输入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后,以大学阶段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前测试—实验后测试—滞后的实验后测试这一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可理解输入对学习者的英语(a)阅读理解、(b)词汇识别(习得)、(c)词汇输出(习得)测试结果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其原因所在。255名非英语专业中级水平的大一学生被随机地分为1个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研究者为6组研究对象提供不同类型的输入并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控,实验结束后马上测试其阅读理解水平和词汇识别能力,实验完成一段时间后重复检测实验对象的词汇识别能力和词汇使用能力。随后研究者用SPSS (15.0)(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收集到的实验数据。本次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有:(1)强化式输入有助于阅读理解,而简化式输入和阐述式输入妨碍受试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2)修饰型输入和互动型输入能够促进阅读理解,而修饰型输出妨碍受试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3)阐述式输入和强化式输入均能促进词汇识别,且效果差异不大;(4)修饰型输入、互动型输入和修饰型输出均能促进词汇识别,且修饰型输出对短时词汇识别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5)阐述式输入和强化式输入均能促进词汇输出,后者效果强于前者;(6)修饰型输入、互动型输入和修饰型输出均有助于词汇输出,其中互动型输入影响词汇输出的积极效果尤为显著;(7)可理解输入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主要归功于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某种语言特点的关注和注意;(8)二语学习者能够从阅读中习得目标语词汇,其中形容词的习得比率最高,其次为词组、动词和名词;(9)词汇识别与词汇的出现频率和所在级别并没有显著性的关系。最后,本文肯定了可理解输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探讨了其对于外语(二语)教学的实践意义、总结了本次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了对后续研究的建议。只要二语学习者接受的大量的可被理解的输入,即最终实现语言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建议教师利用互动、篇章强化输入和以词汇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未来的研究应该探究不同类型输入的交互作用以及注意和关注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