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maoel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了城市环境组织型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设计的意义应该在于改进城市的生态、创造具有生态美学的自然环境景观。本课题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设计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并在实际工程设计案例进行了运用。城市公共空间分点状空间和现状空间两类,有不同的景观设计要点,要注重两种空间形态的景观整合,通过线性公共空间将点状公共空间串联起来,显示和重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场地的自然生态层面、场地的周边环境层面、场地的历史文化层面。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需要营造一个有意义的日常生活的场所,从这三个层面体现场所精神。低碳节能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以“低碳景观”为目标进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引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来指导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景观都市主义认为城市景观是生态体系、是时空过程。文章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内容和目标,第二章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特征,第三章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和景观设计要点,强调点状空间和线性空间的景观整合,前三章是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分析了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三个切入点,第五章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并用其来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第六章提出了“低碳景观”的概念,并用其做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目标,第七章提出了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来指导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以上四章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以上方法在笔者主持设计的三个实践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第四章至第七章中将以上实践进行了阐述,体现了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尤其是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规划获奖方案项目综合运用了“场所精神”、“低碳景观思想”、“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这三种方法,是一个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案例。
其他文献
在收费公路不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的背景下,社会舆论和公众却是质疑和批评不断,成绩和问题的矛盾之所以如此尖锐,与收费公路政策本身及其执行过程
教师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各国不断追求的目标。美国的师范教育在19世纪形成以来,先后经历了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