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使得毗邻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从农业转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区以及其他职能,并相应兴建了城市服务设施,从而形成包括郊区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度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交错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具有“亦城亦村,非城非村”的特点。作为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城乡结合部既拥有发展经济的独特优势,又是城乡各种矛盾突出的集聚区。县级市城乡结合部与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相比经济较为落后、人口流动性不强、环境相对单纯,但长期以来对于县级市城乡结合部研究较少,对县级市城乡结合部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当地寄宿制学校的研究则更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加快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处于县级市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制中学,作为沟通城乡学校的桥梁,必然会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学校发展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为什么会面临这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好奇和对家乡教育的关注和热爱,笔者特意选择了自己生活的河北省M县级市城乡结合部两所寄宿制中学——S中学和Z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县级市城乡结合部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