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ANO-QFD集成的寒地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yema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进了商业建筑数量的增加、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功能的完善以及建筑属性的转变。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作为商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城市居民、规划师与设计师的重视,并充实人们的消费内容、塑造人们的消费行为,其空间品质关系到消费人群的消费品质与消费方式。对于城市来说,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兼具城市外部空间属性,因此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也影响城市空间格局与空间形态。在寒地城市的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由于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存在,使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与影响。首先,冬季严寒气候严苛,历时时间长,给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造成不利影响。其次,由于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在规划与设计时往往忽略消费者的主观需求,使得设计结果事与愿违。另外,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城市层面脱节,使得其城市功能得不到发挥,使得城市正常运行受制,影响城市系统、全面的发展。基于寒地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现状与问题,本研究引入KANO-QFD集成模型,将QFD的质量功能开源,并与KANO模型对接起来作为分析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要素权重,以及实现其外部空间精准化设计的新方法,为既有建筑设计与研究方法体系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在对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之前,首先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拟定了一系列寒地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使用者需求,内容涵盖人群活动类型、活动场地范围、人行车行流线组织、停车场设置、景观小品设施的设计、基础设施的配置、建筑界面与外环境的关系等方面,为寻求使用者对外部空间设计最直接的建议。接着是对调查内容进行分层次与整理,剔除与设计无关要素,从而得到包括商业区位、可达性、基础设施配置等13个主项与31个分项,以此形成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受访消费者的调查,将其对寒地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各方面需求进行汇总、分类、筛选,并根据必须型需求、期望型需求以及魅力型需求等层级进行分级。根据调研结果,本研究将寒地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优化内容大体分为城市开放性优化、可达性优化、城市性优化、气候适应性优化以及特殊性优化等方面,并根据各自存在的现状问题、自身特性以及使用者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各部分提出优化措施与策略。本研究借助KANO-QFD集成模型评价使用者需求的方法,将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在研究层面、设计层面与使用层面之间实现了对接,以待能够提升寒地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水平,最终实现增强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作为“城市客厅”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目标。
其他文献
本研究将信息组织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引入到城市规划信息管理之中,探讨了城市规划信息组织,提出了两层次城市规划信息组织方法,并根据城市规划领域的特殊需求在传统信息组织技术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独特的思维体系,以天、地、人为一个宇宙大系统,始终追求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它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西安市住宅区建设近二十年也迎来了高速发展,城市的容积率在不断加大,建筑的楼层不断向高空发展,而且建筑密度也在不断加大,这
在当今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之下,由于文化思想跟不上科学与经济增长的势头,文化建筑作为人类智慧与文化的载体,其形态设计必然会出现内涵匮乏空洞、与场所环境
自从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成为城市文明的主旋律。城市始终是工业最为集中的地方,而工业空间也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当工业开发区成为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时,它
本文首先从中国公共建筑能耗分布特点入手,分析高校公共建筑尤其是教学建筑能耗的分布、定位与发展方向;根据高校教学建筑自身的使用特性与要求,结合天津市气候特点,将天津市普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在人口迁移率较高的大型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就学压力日益逐增。城区既有学校规划布点为上世纪80、90年代确立,选址多为城区核心地段。校舍建
本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全民健身需求的大众体育健身空间设计研究(批准号:51678176)。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全民健身馆从传统体育建筑中脱胎而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有关中西方园林的比较研究也逐渐成为建筑景观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中国与法国的古典园林作为中西方两大园林体系的代表,在各自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