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进了商业建筑数量的增加、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功能的完善以及建筑属性的转变。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作为商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城市居民、规划师与设计师的重视,并充实人们的消费内容、塑造人们的消费行为,其空间品质关系到消费人群的消费品质与消费方式。对于城市来说,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兼具城市外部空间属性,因此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也影响城市空间格局与空间形态。在寒地城市的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由于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存在,使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与影响。首先,冬季严寒气候严苛,历时时间长,给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造成不利影响。其次,由于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在规划与设计时往往忽略消费者的主观需求,使得设计结果事与愿违。另外,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城市层面脱节,使得其城市功能得不到发挥,使得城市正常运行受制,影响城市系统、全面的发展。基于寒地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现状与问题,本研究引入KANO-QFD集成模型,将QFD的质量功能开源,并与KANO模型对接起来作为分析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要素权重,以及实现其外部空间精准化设计的新方法,为既有建筑设计与研究方法体系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在对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之前,首先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拟定了一系列寒地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使用者需求,内容涵盖人群活动类型、活动场地范围、人行车行流线组织、停车场设置、景观小品设施的设计、基础设施的配置、建筑界面与外环境的关系等方面,为寻求使用者对外部空间设计最直接的建议。接着是对调查内容进行分层次与整理,剔除与设计无关要素,从而得到包括商业区位、可达性、基础设施配置等13个主项与31个分项,以此形成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受访消费者的调查,将其对寒地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各方面需求进行汇总、分类、筛选,并根据必须型需求、期望型需求以及魅力型需求等层级进行分级。根据调研结果,本研究将寒地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优化内容大体分为城市开放性优化、可达性优化、城市性优化、气候适应性优化以及特殊性优化等方面,并根据各自存在的现状问题、自身特性以及使用者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各部分提出优化措施与策略。本研究借助KANO-QFD集成模型评价使用者需求的方法,将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在研究层面、设计层面与使用层面之间实现了对接,以待能够提升寒地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水平,最终实现增强大型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作为“城市客厅”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