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启动与电能转换技术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发电作为大型发电机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由微型燃气轮机组成的高转速发电系统,由于其具有启动速度快、机动性能好、运行效率高和能量体积比大的特点,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已逐渐推广。同时,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不但可以单机运行,提供紧急、便捷电源,而且还可以实现并网连接,改善电网的供电质量和高峰用电紧张的状况。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本文从整个发电系统相关理论和技术上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基于航空发电机涡轮增压的微燃发电技术不断成熟,系统所用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可以实现高功率密度运行,减小体积并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文在建立了高速永磁电机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PWM驱动状态,推导了整个启动系统基于开关函数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高速永磁电机PWM驱动中电流谐波的产生机理及其对涡流损耗的影响,提出减少涡流损耗的措施;综合启动过程中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和电机损耗,得到开关频率选择的优化依据。  提出微型燃气轮机启动子系统基于霍尔传感器实现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的直接转矩控制(DTC)方案。在转矩闭环控制中,解决电机高速运行状态下功率角的准确计算问题;利用霍尔位置传感器解决了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启动时初始位置检测和空间矢量合理选择问题,提出相应的电机启动方法;为了更有效提高磁链的观测精度,研究定子电阻参数补偿有效的方法。结合升速和暖机状态的电机磁链和转矩的实际要求,设计效率最优启动方案,保证蓄电池有限能量的情况下一次快速启动。  PWM并网控制技术是实现并网发电的核心。参考网侧的电压幅值和相位是并网的基本条件,保持幅值和相位关系涉及到整个系统的稳定。为了提高并网变换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在电压电流双闭环方案基础上,提出省略网侧电压传感器的改进虚拟磁链直接功率控制方案;设计针对微网电压波动的改进观测器,研究观测效果;为提高功率传输能力,提出采用基于功率前馈的直接功率控制方案,将发电机功率变化导致的母线传输功率波动引入到直接功率控制当中,设计性能优良的并网控制器,保证能量馈入电网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针对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独立运行的特点,采用四桥臂变换器实现不平衡负载的供电。分析三相四桥臂变换器的电路模型,采用对称分量法推导不平衡负载桥臂输出电压表达式;基于单周控制理论的双闭环策略解决瞬时负载变化的供电问题,设计独立运行电源;研究独立运行电动势的重构问题。  最后,对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启动过程的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仿真和样机实验研究,验证两个运行阶段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对并网变换器设计试验平台,实现并网电压和电流的负单位功率因数控制,验证功率的回馈效果;针对混合型负载的独立供电,采用仿真方法对系统原理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基于CFD的气动优化设计已成为当前计算流体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直接优化方法被引入到优化设计上来。传统的确定性优化方法,其本质决
厂用电是发电厂中最重要的负荷,厂用电系统是否稳定可靠,对于保证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从目前的运行状况来看,厂用电系统的保护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本论文在分析对比了目前国内外厂用电系统保护测控装置发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新型的设计方案。本方案的硬件平台由先进的32位嵌入式微控制器TMS320F2812、16位高精度A/D构成,软件平台采用了全新的基于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该装置不仅适用于厂用
近年来,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逐年增多,在提高供电可靠性、节能环保、降低电网建设成本的同时,由电力电子装置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分布式电源的电力电子变流器一般采用PWM控制方式,在工作过程中会向接入点注入谐波,现有滤波技术不能将其完全滤除。本文通过DigSILENT/Powerfactory软件搭建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仿真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分布式光伏向配电网中
大多数的工程结构,在遭受到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或者长期的疲劳荷载和腐蚀作用下,常常会引起结构损伤,随着损伤的积累,其危险程度也逐步提高。结构损伤判断及损伤位置的确定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ower Factor Correction)是电力电子产品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的必须手段,并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PFC控制技术越来越多的引起人
电网故障发生后,调度人员必须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故障处理,使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因此研究一种实用的故障恢复系统,辅助调度人员进行快速的故障处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的在线故障恢复系统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个统计故障后失电负荷的功能模块,应用在鄂尔多斯地区调度决策系统中,测试的结果合理正确。针对已有的过载处理功能的不足,研究一种故障后电网过载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优先为能消除过载且负荷
随着各国筑坝技术的不断发展,碾压混凝土坝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世界坝工建设中最受欢迎的坝型之一。在这方面,我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即使在特别寒冷的严寒地区也已经开始修建碾压
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全国联网格局已初步形成,直流输电技术由于适用于大功率、远距离输电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较之纯交流系统,交直流混和系统的动态特性复杂得多,同时由于电网大规模的互联,电网局部发生的扰动可能波及的范围增大,造成大面积停电的可能性也增加,因此,扰动识别对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具有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交直流混和系统中直流单极闭锁、短路、切机和切负荷等典型扰动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