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餐饮业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产业。研究城市餐饮业空间格局有利于了解地区餐饮业发展现状,对引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Web2.0时代的今天,随着大众点评、美团、百度外卖等020电商平台的问世,人们的餐饮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线上餐饮点评信息对消费者的决策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点评网不仅含有消费者点评信息,还包含餐饮商户经营和地理位置等信息,数据量丰富,足以成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为城市餐饮业研究打开了新窗口。因此,基于互联网数据的城市餐饮业研究,更能体现新时期城市餐饮业空间分布特征,对产业发展具有更有效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城市餐饮业空间布局规律为研究切入点,在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集聚理论的指导下,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以大众点评网餐饮商户数据为观测点来分析城市餐饮业空间格局,并进一步探讨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以西安市为案例地,爬取截至2017年4月大众点评(西安站)的餐饮商户数据,借助EXCEL、ArcGIS10.2、GeoDa等软件,运用数理统计法、矢量数据符号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标准差椭圆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从总体、消费等级、网络口碑和经营类型四个视角对西安市餐饮业空间格局进行测度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统计数据、百度POI数据、GIS矢量化地图数据获取餐饮业空间格局影响因子的相关数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7大因素解读影响西安市餐饮业空间分异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西安市餐饮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一主一副多中心”,由城中心向外圈层递减,外围组团,南北轴向带状发展的空间格局;形成不同等级的聚集区,且含有明显的主聚集核心(钟楼)和副聚集核心(小寨),沿中心向外层级聚集区递减;餐饮商户数量“南密北疏、西密东疏、内密外疏”。(2)不同人均消费等级的餐饮商户呈现由低向高逐渐递减的“金子塔”形结构;高档和中高档餐饮商户主要分布在电子城、大雁塔和曲江等街道。中档以下等级餐饮商户空间分布基本符合总体餐饮业分布特征,随着消费等级降低,聚集性随之降低,空间分布也趋于分散化。(3)不同网络口碑等级的餐饮商户在数量上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橄榄形结构;各网络口碑等级餐饮商户在空间上呈现集聚性,基本符合总体餐饮业空间格局;随着餐饮商户网络口碑等级降低,聚集范围扩大,数量增多。(4)不同经营类型的餐饮商户呈现“快餐小吃最多,时尚休闲餐饮次之,传统餐饮最少”的格局。快餐小吃类聚集点最多分布最广;时尚休闲类商户聚集点较少,受交通干线影响最明显。传统餐饮商户数量最少,集中分布在钟楼周边街道和以小寨附近的街道,与总体餐饮业空间格局最相似。(5)西安市餐饮业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层面7大类。①宏观层面,西安市餐饮业空间格局在宏观上受到政策支持、城市规划指引和区域经济水平的强势影响,呈现出与城市空间格局基本一致的发展趋势。②中观层面,对餐饮业空间格局影响最大的因子是路网密度和人口密度,到公交站距离、到星级景区距离、到地铁站距离次之,影响最小的因子是到火车站或汽车站距离。③微观层面上的互联网用户情感与城市餐饮业空间格局相关性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