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大豆蛋白-改性磷脂微胶囊化植物乳杆菌的研究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l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乳杆菌是一种益生菌,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及肠道发育的功能,广泛用于食品、畜牧业等领域。但植物乳杆菌抗酸能力差,对含有胃酸的消化道环境敏感,导致到达肠道的活菌数不足以发挥其益生作用。因此,为了增强植物乳杆菌的抗酸能力,提高其在消化道中的存活率,本研究以酶解大豆分离蛋白(EHSPI)和改性磷脂(MPC)为主要壁材,通过真空混合法制备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并对该微胶囊体系的理化特性、体外消化、储藏等方面进行探讨,后通过体内试验进一步分析其对雏鸡的生长及肠道发育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探究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其结果为:微胶囊呈规则圆形,植物乳杆菌包埋在该体系中。在中性条件下,粒径分布均匀,Zeta电位为负。乳化时间、预乳化时间和MPC含量提高了微胶囊的微胶囊化效率(ME)和稳定性(P<0.05)。ME受预乳化时间,乳化时间,菌/EHSPI比例,EHSPI含量,MPC含量影响显著(P<0.05)。在此基础上,以ME为响应值,首先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试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预乳化时间32 min,乳化时间96 min。而后在此工艺条件基础上进行体系组成的优化试验,得到最优体系组成:菌/EHSPI(w/w)1:1.83,EHSPI含量(w/w)4.01%,MPC含量(w/w)11.41%,在此条件下ME为81.31%。且验证值与预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分析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在体外模拟消化(动静态)过程中的特性变化发现,微胶囊在通过模拟胃液时,Zeta电位,电导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乳化活性指数(EAI)、乳化稳定指数(ESI)和Z-平均粒径在适应环境后保持稳定,粒径分布均为单峰且微胶囊液滴大小分布均匀,微胶囊的内部聚集菌体持续保持聚集状态,在动静态消化中活菌数分别为1.35×10~8CFU/m L、2.49×10~7CFU/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表示α’亚基和β亚基均一直存在。转移至模拟肠液中后,Zeta电位、电导率、EAI和ESI显著变化(P<0.05),粒径分布图中出现多个峰值,液滴大小不一,原本聚集的菌体逐渐变为扩散状态。体外消化结束后,所有蛋白亚基条带消失。且在肠液中消化120 min后,动静态消化中的活菌数分别达到5.89×10~8CFU/m L、3.55×10~8CFU/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微胶囊能够保护植物乳杆菌顺利通过胃液到达肠液。(3)分别研究在4℃、25℃、-20℃条件下储藏8周的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稳定性,得出结果:4℃下,微胶囊体系的ESI和Z-平均粒径无显著变化(P>0.05),EAI、Zeta电位和电导率在适应4℃温度后保持不变,粒径分布多为“单峰”,微胶囊的液滴分布较为集中,大小均匀。活菌数在第8周下降至1.10×10~9CFU/g,显著高于其他温度(P<0.05)。SDS-PAGE中α’、α和β亚基一直存在,与初始EHSPI的条带相同。25℃下ESI、EAI、Zeta电位、电导率和Z-平均粒径持续变化(P<0.05),粒径分布出现“多峰”,且微胶囊的液滴存在大小共存的现象。在第8周活菌数持续下降至1.58×10~3CFU/g,菌体呈现游离状态,各亚基条带完全消失。在-20℃下,ESI、EAI、Zeta电位、电导率和Z-平均粒径显著变化(P<0.05),粒径分布多为“双峰”且微胶囊结构被破坏。在第8周,活菌数下降至7.76×10~8CFU/g,α’、α和β亚基一直存在(P<0.05)。(4)探究植物乳杆菌微胶囊(乳液)对7、14和21日龄的蛋雏鸡的生长及肠道发育的影响。其结果如下:在蛋雏鸡的饮水中添加微胶囊化的植物乳杆菌能够显著提高21日龄的蛋雏鸡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并能提高蛋雏鸡小肠的长度和重量(P<0.05),增大小肠容量。在第21 d,蛋雏鸡回肠内容物中的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为6.46×10~7CFU/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进一步提高乳酸含量,降低肠道p H(P<0.05)。添加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对不同肠段在不同阶段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尤其是21 d蛋雏鸡改善效果较为显著(P<0.05),说明随饲喂时间的延长,改善肠道发育的效果越好。综上所述,以EHSPI-MPC为壁材的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具有优异的抗酸能力,能够提高其在胃液中的耐酸性和存活率,使植物乳杆菌顺利通过胃液并在肠道中释放。其在4℃下储藏活菌数较高,稳定性较好。动物实验表明,其能够提高植物乳杆菌在肠道中的存活率,进一步促进肠道生长和发育并提高雏鸡的生产性能,调节肠道健康。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商品房的建设,地下人防工程的数量也随着增加,由于当前人防地下室小区数量的庞大,普遍施工质量因为缩减成本而降低,因此对人防工程的检验和验收尤为重要。本文以广东鹤山云山诗意小区地下人防工程的为例,由于部分区域地下室结构柱存在施工变形测斜大。因此对变形大区域定向展开了结构复核验算,设定了5种不同工况进行验算,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并基于此对主体结构进行了检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重点质量控制措施要点,总结
期刊
紫玉米(Zea mays L.)是目前世界上种植广泛的一种作物,其产量高、成本低,是食品深加工的优质原材料。紫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遍布在每个部位,其中紫玉米籽粒(PCS)中花色苷含量较高,具有降糖、减脂、抗氧化等功能。花色苷的性质极其不稳定,易受到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发生降解。本研究以PCS为实验原料,分别采用超声波、超高压结合超声波两种不同的提取方式提取紫玉米籽粒花色苷(PCSA),确
学位
现有相控阵干扰设备通常采用分孔径或者分时隙方式实现多目标干扰,但前者无法利用全孔径增益,后者在目标数较多时存在干扰资源时域分配紧张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整数倍和分数倍延时分阶可调的方法,整数倍延时通过采样间隔延时,分数倍延时采用Farrow滤波器,实现了大带宽数字发射的目的。此外还对关键延时特性进行了仿真,并构建了小规模数字阵列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样机瞬时带宽为400 MHz,能够同时发射4
期刊
本文以启蒙的视角,从小城、堂哥和翠姨三个方面,对翠姨的命运悲剧进行了探析。外在光鲜、内里传统的小城,现代文明与封建文化并存;翠姨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后自我意识开始复苏,与其性格底色及传统文化心理相冲突,最终自我陨灭;堂哥作为翠姨的启蒙者,新式教育没有改变他的价值观,他只是新式教育下的虚幻启蒙者。《小城三月》翠姨的不幸源于封建礼教秩序对人灵魂和生命力的扼杀,也折射出启蒙的局限性及不彻底性。
期刊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中非可食部位占比较高,富含大量的甲壳素,有望应用于医药、环保、食品等各大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低共熔溶剂(Deepeutectic solvent,DES)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无毒、成本低廉、可生物降解等诸多优点。本论文以克氏原螯虾中的甲壳素高效提取及其负载应用为主要目的,开展了三元低共熔溶剂提取甲壳素的工艺研究,并对制备的甲壳素
学位
自1950年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诞生以来,我国人防工程的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卓越的成绩。人防工程面积不断增加,人防工程综合防护体系初步形成。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代表时指出,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因此,从宏观和微观上提升人防工程的监管质量及监管实效,对提高防空袭斗争能力,以及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能使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人防工程
学位
报纸
针对切顶留巷工艺使得切顶侧采空区覆岩裂隙分布改变的问题,采用物理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切顶留巷工艺下采空区应力分布、覆岩运移和采动裂隙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关键层理论与采动覆岩卸荷膨胀累积效应,探讨了切顶与未切顶侧覆岩裂隙发育高度和离层裂隙区宽度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层位定向卸压瓦斯抽采钻孔抽采效果,验证和反演了切顶留巷工艺下覆岩裂隙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切顶留巷工艺能有效降低切顶
期刊
花色苷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果蔬中,是蓝莓等浆果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癌、抗炎和抗菌等,在食品和制药领域应用广泛。然而花色苷稳定性差,其结构易受外界环境及消化系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导致生物利用率及生物活性降低,应用范围受限。本文综述了花色苷在体内的营养吸收特性,分析了影响花色苷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花色
期刊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推动就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三次产业的特性及其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适配度决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就业决策和就业流向。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广义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抑制了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促进了劳动力从事包括第二、三产业在内的非农工作。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对第二产业就业的促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