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学生进入小学接触到的主要教科书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近些年来民国教材热等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对语文教科书编写工作的热议,再加上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教育部开始统一编写、审核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取代实行了30多年的“一纲多本”政策。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统一使用的“部编本”教科书与我们之前使用的教科书究竟有何不同,这一问题引发笔者的思考。一线教师拿到“部编本”教科书也会充满新鲜感,会习惯性地与过去人教版教科书进行对比,然后思考怎么来教。但是由于“部编本”教材相比人教版教材变化较大,可能会造成一部分老教师的心理负担,教师们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因此,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对“部编本”与人教版教科书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找出两套教科书的不同之处,分析其内在变化的原因,引起一线教师对于这些变化的关注,并为一线教师使用“部编本”教科书提出可行性建议。这篇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两套教科书的编写背景、整体组织架构和内容要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在编写背景方面,“部编本”教科书是在我国提出核心素养后,结合目前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编写而成的一套教科书,立意更高。人教版教科书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针对之前的教科书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问题而编写的。在整体组织架构方面,两套教科书汉语拼音的顺序有所不同,单元组织架构上“部编本”教科书呈现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双线并进的编排方式,人教版教科书呈现人文主题单线编排的方式。在内容要素方面,“部编本”教科书采用于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并重的方式,新增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将课外阅读纳入教科书编写体制,写话、口语交际题材具有梯度性。人教版教科书更多注重集中识字方式,关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写话、口语交际训练量较大。根据比较分析结果,笔者为一线教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关注汉语拼音编排变化,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方式并重;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关注口语交际话题多样性,将口语交际训练与生活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