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ar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作为全球经济中坚力量的跨国公司,因其全球化生产经营完全纳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受危机的冲击极为严重。金融危机给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带来的主要影响有经营管理风险增加,供需普遍失衡,贸易保护抬头,市场竞争激烈,流动资金紧张,治理有效性成为薄弱环节等。在此背景下,本文就跨国公司在金融危机下对海外子公司的地控制机制给出一些参考建议,希望对跨国公司有所裨益。  首先,本文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关系角度出发,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控制机制进行研究,指出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调整视不同公司的实际情况应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讲,这种调整应使跨国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从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加强,也就是控制应更为紧密、直接。市场方面: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海外子公司对有价值的公司进行收购兼并,加大海外子公司生产、采购本土化的力度,加强对海外子公司技术支持的力度,将转移定价作为调节内部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财务方面,跨国公司对子公司控制应更强调“现金为王”的控制理念。人事方面,跨国公司应加大海外子公司管理人员的本土化力度。知识技术方面,跨国公司应加快对海外子公司技术转让的速度,加大在海外子公司建立研发机构的力度。  然后,本文对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治理重点如何调控展开研究并提出建议:驱动子公司董事会、高管层应改变工作方式、工作节奏,全面参与战略规划、风险判断与重大决策,推动公司适应金融危机的变革;调整子公司组织结构调整,以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求并把握提高相对竞争优势的机会;使合理的长期业绩指标成为子公司建立更为科学准确的绩效考核指标过程中的重点;强化子公司高管薪酬支付的约束条件,强化长期绩效激励,慎用股票期权,更多采取业绩股票或组合的激励方式;强化子公司创新文化、诚信文化、风险控制文化建设。最后,本文对某跨国公司在金融危机下对中国子公司的调控措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调控的优势和不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20世纪最后的十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所面对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技术易于被模仿的环境下,客户和消费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完全接轨,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严酷,品牌战略已被推举到显赫的位置上。如何理清思路,勾勒企业发展战略成为管理者思考的问题。市场经济已走
摘 要: 创新教育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教育的新观念, 如何搞好创新教育这个问题正摆在每个教育者的面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 氛围 情景 典型    所谓创新[1],就是以超常或反常规的眼界、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获得由社会(或个人)价值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
数字出版的蓬勃兴起为出版产业拓展了崭新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全面提高出版行业的现代化水平,如何实现产业从理念、技术、结构等一系列的优化与变革,实
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图书发行面临的退货率高、库存积压量大、回款难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出版社发展的瓶颈。对当前图书发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结合某县的具体情况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力发展提供了科学
近几年来,“信用卡”这一金融产品在国内展示出其独特魅力,扩张速度惊人,2003年,全国仅有300万张信用卡,截至2009年末,国内信用卡发卡量达1.8亿张,平均每年翻一番;信用卡期末授信总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很多的企业的发展策略越来越重视海外发展,跨国经营。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寻求竞争优势的主要扩张方式。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为了配合整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