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丹参酮Ⅰ联合氨苄西林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及耐药逆转的作用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canfly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存在于人的皮肤黏膜表面,由于医疗植入物等手术导致细菌被带入组织深层于植入物表面形成生物膜,造成相关感染。生物膜一旦形成,其耐药性将大大提高,造成临床治疗困难;另一方面,生物膜形成后还可激活耐药基因的表达,使基因表达谱发生改变从而加剧耐药。目前临床治疗生物膜相关感染常常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费用较高且容易加剧细菌的耐药性。因此,亟待寻找更加有效且价格低廉的药物来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丹参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活血化瘀药物,其有效成分丹参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作用,但研究和临床应用较少。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丹参酮对SE生物膜形成黏附、聚集及成熟阶段均有抑制作用,但需要较高药物浓度(32μg/ml,为16倍MIC)。有文献表明中药及其活性单体成分在与抗生素联用后对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增强,故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酮单体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对SE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生物膜阳性的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epidermidis,MRSE)耐药基因mec A表达的影响,以期明确丹参活性单体与抗生素联用清除细菌生物膜的可行性,以及对MRSE耐药的逆转作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SE生物膜和MRSE相关感染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1.利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丹参酮单体(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以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对SE的最小抑菌浓度(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生物膜抑菌浓度(the minimum biofil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BIC),以及联合用药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筛选对SE生物膜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物组合。2.体外建立生物膜,根据前期研究选择SE生物膜形成过程中主要的三个阶段的培养时间。利用抑制生物膜最小的FICI药物组合干预不同阶段SE生物膜,分别采用半定量黏附实验检测生物膜基质形成,XTT实验检测膜内细菌代谢活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检测生物膜整体微观形态的变化,qRT-PCR检测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icaA、atlE、aap、agrA和stk)表达的变化,研究丹参酮单体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对SE生物膜形成的表型以及形成相关基因的影响,寻找药物联用影响SE生物膜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3.体外建立MRSE临床菌株(SE21021、SE26508、SE30291)生物膜模型,使用抑制生物膜最小FICI的组合药物、各药物单用和阳性对照药物万古霉素进行干预,qRT-PCR检测mecA基因、ELISA检测PBP2a蛋白表达的变化,探寻药物联用逆转MRSE耐药的可能性。结果1.对SE生物膜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为二氢丹参酮Ⅰ和氨苄西林,在生物膜状态下两药联用FICI最小的组合浓度是2μg/ml的氨苄西林加2μg/ml的二氢丹参酮Ⅰ。2.在生物膜的黏附阶段,2μg/ml氨苄西林和2μg/ml二氢丹参酮Ⅰ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减少生物膜基质形成并且杀死生物膜内细菌,破坏生物膜的微观结构,联用组的抑制作用优于2μg/ml氨苄西林和2μg/ml二氢丹参酮Ⅰ单独使用,并且在作用18h时对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相对更为明显。通过对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检测,2μg/ml氨苄西林和2μg/ml二氢丹参酮Ⅰ联用降低了黏附阶段生物膜icaA、atlE、aap和stk的表达。在聚集阶段,2μg/ml氨苄西林和2μg/ml二氢丹参酮Ⅰ联合使用可以减少生物膜的基质形成并且杀死生物膜内细菌,破坏生物膜的微观结构,且作用的效果随着作用的时间延长而更显著。联合组的抑制作用仍然优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但是联用组在此阶段并没有抑制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生物膜成熟阶段,2μg/ml氨苄西林和2μg/ml二氢丹参酮Ⅰ联合使用对生物膜已基本没有抑制作用,甚至促进了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3.对于MRSE临床菌株SE21021,2μg/ml氨苄西林与2μg/ml二氢丹参酮Ⅰ联用抑制了mecA的表达,与二氢丹参酮Ⅰ和万古霉素组相比明显降低了mecA的表达;联用组还抑制了PBP2a的表达,且联用组的PBP2a蛋白比氨苄西林单用组和万古霉素组都低,但是比二氢丹参酮Ⅰ单用组高。对于SE26508,各组药物均促进了mecA基因的表达,但是联用组与氨苄西林单用组、二氢丹参酮Ⅰ单用组、万古霉素组相比,mecA基因的表达相对较低;联用组能够抑制该菌株PBP2a的表达,但是效果不如氨苄西林单用组、二氢丹参酮Ⅰ单用组,万古霉素反而促进了SE26508表达PBP2a蛋白。对于SE30291,联用组同时抑制了mec A和PBP2a蛋白的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万古霉素则促进了mecA基因的表达。结论1.生物膜在进入成熟阶段之前,2μg/ml氨苄西林和2μg/ml二氢丹参酮Ⅰ联合使用对SE生物膜的抑制作用较好,且比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效果好,但是在进入成熟阶段后联用组的作用受到了明显限制。提示药物的及早干预是防治SE生物膜形成的有效手段。2.2μg/ml氨苄西林和2μg/ml二氢丹参酮Ⅰ联合使用时可以降低MRSE菌株中mecA基因和PBP2a蛋白的表达,但由于实验中菌株数量过少,尚需加大菌株数量和增加耐药的表型检测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藏药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缓慢释放、持久高效的特点,有效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本研究采用藏药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治疗继发性小鼠泡球蚴病,以解决治疗包虫病常用化学药物易耐药、不易吸收、毒副作用大、药物浓度低等问题。方法将原头节稀释混悬液注入雌性健康昆明小鼠腹腔,建立继发性泡球蚴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治疗组、阿苯达唑治疗组、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语文教师要积极采取合适的手段,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维上大胆创新。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25-01  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也正在向着创新方向发展,按
论述了信息能力的概念和内涵,阐明提高医务人员信息能力的重要性,指出医院图书馆应以自身的物质条件和人才资源,采取形式多样的服务示教形式来提高医务人员的信息能力。
3D打印利用逐层添加材料的方式实现快速制造,突破了传统制造在复杂零件加工方面的局限并大幅缩短制造周期,成为下一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模具快速制造外,在电子工业
从发光原理、物理结构、驱动电路和制作3-艺上对场致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特性比较,并分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发展能源互联网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方式。能源枢纽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研究对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利用能源枢纽对多能源系统建模,能充分考虑各种形式能源的互济与互补,实现各种形式能源的协同优化。随着储能、分布式新能源和热电联产等能源形式的普及,以及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家庭能源枢纽也开始应用于普通家庭用户。但目前对于家庭能源枢纽的建模
A writer named Wright was instructing his little son how to write Wright right. He said, "It is not right to
期刊
传统的白光LED中黄色荧光粉由于缺少红光成分,导致其白光色温高,显色指数低等缺点。钨酸钡由于其高稳定性、高单色性、高能量效率、长寿命、高量子产率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重
用Raman光谱技术研究了Ga2O3/GaF3-GeO2二元玻璃的结构,并用XRD技术和Raman光谱技术研究了BaF2/BaO-Ga2O3-GeO2系统玻璃的结构.讨论了BaF2替代BaO对玻璃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我国推行的建设监理制受FIDIC合同条件影响很深,FIDIC合同条件要求工程师公正工作,我们也要求的监理工程师公正,但我们的要求在认识上难以统一。通过比较发现,FIDIC要求工程师公因为工程师承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