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锰钢具有加工硬化的重要特征,作为一种传统的耐磨材料,以其优异的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铁路、建材、电力、煤炭等机械装备中。高锰钢铸件经水韧处理,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其硬度较低,在冲击磨料磨损工况条件下使用时,工件表面受到磨料的冲击和切割的作用,常常在形变后发生剪切破坏,磨损较为严重,影响了高锰钢的使用寿命。针对该问题,本论文在传统高锰钢的基础上加入一定得Cr,Mo和少量的V,Ti,研究了合金化高锰钢的时效及塑性变形对高锰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了金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摩擦磨损测试、压缩变形测试等手段进行研究,并在高锰钢耐磨性能的基础上探讨了高锰钢的加工硬化机理。研究表明,高锰钢经时效处理后,碳化物在基体中逐渐析出,主要以(Cr,Mn)7C3的形式存在,同时有一定量的Fe3C并伴随有少量的VC及(Cr,Mn)23C6。碳化物主要以针状或棒状形式析出,最大尺寸可达200nm左右,而(Cr,Mn)23C6呈明显的圆球状粒子,直径大约为10nm左右。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碳化物逐渐在晶界和晶内析出。650oC保温6h碳化物析出达到了最佳的弥散效果,且表现出显著的奥氏体再结晶现象。压缩变形分析发现,晶粒发生了一定的变形,组织中出现滑移线及位错、层错。材料的R0.2、n、k值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表明钢的强度及加工硬化性能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650oC保温6h时,表现出最佳的加工硬化性能及较高的屈服强度,而水韧态处理试样与低温时效处理试样相比,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加工硬化性能。整个压缩变形过程中,并没有形变孪晶产生,加工硬化机制主要表现为高密度位错缠结及层错硬化。变形表现出典型的双n力学行为,不同时效处理主要影响n1硬化阶段,n1值远大于n2值。摩擦磨损分析发现,水韧态高锰钢的加工硬化性能并不能充分发挥,经时效处理后的试样,其耐磨性能显著提高。在650oC保温6h时,高锰钢试样的磨损失重量最小,表现出了最优的耐磨性能。摩擦磨损表面仅出现少量的犁沟,并没有剥落及积屑堆积现象,表现为典型的磨粒磨损,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