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立足于文本,以传播学与文学为研究的切入点,以《语丝》为基本的研究对象,进而考察现代传媒与文学、作家之间的关系,揭示出《语丝》与五四新文学的深刻渊源以及《语丝》作为传播媒介在其缘起、发展、衰落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现代性追求。第一章、缘起中的同人杂志:从《语丝》的缘起入手,确立了《语丝》作为知识分子话语平台的重要意义。鲁迅、周作人积极支持创办《语丝》,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在《语丝》周围很快以共同的志趣为基础形成一个较为团结的文学团体。第二章、《语丝》与批评本体的建构:《语丝》可以说是《新青年》传统的真正继承者,它不仅仅继续发扬着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而且还全面开展着思想启蒙的工作。《语丝》批评本体的建构主要是由启蒙意识下的文明批评和理性关注下的社会批评这两个方面来完成的。经过语丝同人的共同努力,批评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本体。《语丝》的创办,体现着以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争夺话语权的努力,在有限的文化空间内争取最大的思想自由。第三章、《语丝》与现代散文:《语丝》促成了散文的发展,而散文则生成了《语丝》的文学史价值。《语丝》的存在,表示着散文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完成,在写作的层面上,《语丝》为作家提供了一个可以言说的平台。一、杂文与美文:《语丝》建构了现代散文的基本格局,杂感形态与美文形态成为散文格局中的两种主要的存在形式。《语丝》散文的多样化和强烈的现代意识对于推动我国现代散文文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二、“语丝文体”的价值生成:从自主自由的现代精神品格;注重具象传达和善用讽刺、幽默的文体特色;灵动多变、体态详备的文体体式三个方面论述了“语丝文体”的现代特征。第四章、《语丝》的转向与衰落:从内外两个因素分析《语丝》刊物走向衰落的原因:社会因素方面,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已不允许刊物继续办下去;而在《语丝》内部存在着的“启蒙的文学”与“文学的启蒙”的分道亦加剧了《语丝》的衰退。最后,简要指出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