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舒适的居住环境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高。社区公园绿地是居民生活的重要景观组成部分,对风景园林小气候的调节也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社区公园环境能够吸引居民亲近自然。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提出了要健全市域绿色空间体系,要大幅扩大绿色空间规模,提升生态服务质量。对于“城市公园环”要求提高绿色开敞空间比例。对社区公园深入研究优化结构,提升绿地质量存在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加强室外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优化城市公共空间有利于促进人们户外活动的开展,对增强国民体质大有裨益。本文主要探讨在社区公园环境中,热舒适度变化的影响下,人们活动的喜好偏向以及行为的变化规律。首先对当下热舒适度与行为活动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对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社区公园相关背景和现状情况做简要说明。接着在各中心城区中共选取六个社区公园为典型代表,深入研究环境与人的活动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实地监测获取气候数据,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游客访谈获取游人活动的时间、空间以及活动目的等。依托实测数据,经气候软件建立并验证有效的社区公园环境模型。通过回归分析修正得到各典型公园的PET热中性值为20.85℃,并根据得到的回归方程划分舒适评价等级,。利用修正后的PET指标绘制社区公园热舒适分布图。结合空间、活动内容分析不同活动强度的活动者在冬夏两季上午十时、下午十六时的舒适度感受差异。而后通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比较气候环境要素、热舒适度变化的规律以及人行为变化的规律,得出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最后通过景观设计的方式针对朝阳区黄渠公园进行优化改造,提升环境舒适度同时吸引游人活动行为的发生。基于以上研究提出社区公园环境优化建议,为未来规划建设中能更有效提供居民活动空间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