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探索的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道路;要逐本溯源研究中国道路,就避不开西柏坡这个地方。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道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面对“新世界”建设任务时展现的大无畏的、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及其完成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需要的动力和参考的依据,对于现在的实践和未来的思考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即将“赶考”的政党,从方方面面尤其是廉政建设方面加强了自身的建设。开展西柏坡时期对中国道路探索的研究有助于我党在当今的形势下借鉴历史,总结经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受西方思潮及社会变革时社会结构、利益分配等方面调整的影响而日渐多样化,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开展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探索的研究,展现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论述走中国道路的必然性有助于人们认清事实,坚定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同时,开展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探索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对西柏坡时期中国道路探索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道路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总结经验、教训,从理论上为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中国道路的正确发展提供支持。开展相关研究有利于深化对中国道路的相关研究。对中国道路的研究兴盛于2004年后,学术界也因此给予了改革开放后中国道路的发展以更多的关注,而对于改革开放前中国道路的历史发展往往是一带而过,并未深入展开。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道路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道路的理论体系得以初步奠定并开始付诸于实践。我们必须要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分析并总结出中国道路的思想根源,进一步深化对中国道路理论体系的研究。开展相关研究还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中国道路的发展源头。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明确的提出,生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北平后的主要任务,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也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方针;要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论述奠定了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是中国道路探索的历史根源。研究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探索需要从多个视角探索中国道路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发展方向,从而对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探索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进行准确的定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从多个方面追本溯源地研究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探索。第一部分,探究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探索的历史条件。通过界定西柏坡时期和中国道路两个概念和研究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探索的实践基础、时代背景,阐明了本文研究的历史阶段和主要内容,确定了中国道路探索的现实基石和历史根源,从而为中国道路各方面探索的研究提供了参照体系。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多重危难,为了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及革命派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却都以失败告终。同一时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世界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孜孜以求,为中国道路的探索积累了经验教训。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的发展点燃了一盏指路的明灯,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中国道路的早期探索。到了西柏坡时期,当时的国内环境由战争向和平的转变,党的历史任务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党的角色由革命向建设的转变,构成了西柏坡时期中国道路探索的历史条件。第二部分,论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通过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构想、铲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根基、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和华北人民政府的经济实践的论述,阐明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对封建土地制度根基进行了进一步铲除,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稳步开展了土改工作并对新型农业组织进行了探索;从四个方面开展了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确立工业化建设目标,奠定工业化物质基础,保护民族工商业,贮备工业化人才。第三部分,论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开拓。通过对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国体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体的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这一特色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一特色的外交方略的确立、民族区域自治这一特色民族政策的确立和新中国法制建设这一基础的奠定六个方面的阐述,论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开拓所制订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第四部分,论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通过对新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论述,阐明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进行的跨越式的建设。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了文化是人民的文化,要服务于人民,要适应新环境的发展需要。并开展了实践上的探索: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强调文化教育的正规化和全民化,强调对知识分子的团结和利用。第五部分,论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建设的完善。通过对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新任务、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探索的阐述,论述了党建工作的集大成阶段在西柏坡时期。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上面临着需要纯洁党的组织,统一党的思想,确立党的执政地位的新任务,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从整顿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党的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严格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对党的建设进行了探索。第六部分,总结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探索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通过对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探索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总结,点出了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探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源头;为坚定中国的道路自信提供了事实依据,为促进中国道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综上所述,本文立足西柏坡时期这一历史阶段,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在面对新中国建设考验时所做的全面、系统、特色、有效的奠基工作和重要贡献,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探索的历史脉络,阐明了研究的价值所在,并指出了中国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的;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实践探索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道路形成的准备时期和萌芽阶段。
其他文献
在行刑由严酷走向宽缓的大趋势下社区矫正制度产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社区矫正研究和工作实践均起步较晚,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边城》、《呼兰河传》、《城南旧事》、《果园城记》四篇小说创作主体的特征(个性气质,写作环境、心态及意图)与叙事策略各不相同,但却都流露着超出一般小说的巨大艺术感染力
本文运用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为历史背景,以鄂西南容美土司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以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容美土司研究前
微小RNAs(microRNAs)是一类内源性17~25个核苷酸大小的非编码RNA分子,能调节转录后靶基因的表达,在机体的生长发育、神经分化、细胞增殖、代谢和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
当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中普遍存在人才招聘理念滞后、招聘组织架构缺失、招聘方法和路径残缺、留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正
成本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为了最大化和最高效率利用组织资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
绿色营销是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代表了可持续发展观在市场营销学领域的应用。绿色营销的产生及发展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它是环保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
在国际市场营销中",饥饿营销"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方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采取"饥饿营销"策略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目前国内也有很多企业开始采用"饥饿营销
如今,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的发展也逐步壮大起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伴随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科学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够
时下网购已经成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购物行为,淘宝网中店铺收藏量反映出买家对卖家的积极态度,经过研究本文得出店铺收藏量对网店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卖家在经营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