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绘画中笔触与肌理的艺术表现力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艺术的表达都会依靠某种形式语言才能生动的呈现于人们的面前,对艺术形式语言的研究将有助于对艺术出现的新现象的理解,并指导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究方向。视觉艺术包含了许多表达形式,它是依赖于物理结构,颜色和材料的使用,和许多其他形式的因素。而作为这种艺术语言的物质表现的基本元素——笔触与肌理,也即艺术表现力,在构建个性化的笔触和肌理的形式印象,揭示了印象派艺术的特点。  印象派绘画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笔触与肌理,这是揭示了印象派艺术的语言形象及表现力。通过对印象派绘画的笔触不同时期的纹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绘画。当有新的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首先考虑到的就是画面的视觉形式。当我们对作品做分析时,我们会被作品的情感表现所吸引,而不会停留在画面的笔触与肌理上。艺术作为一种思想形式是由笔画和结构的具体体现组织模式。  在印象派的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代表人物都有其独特的笔触体现了他们对形式语言的探索,在他们的探索下呈现出了多种美的形式,可见,印象派绘画中的肌理与笔触记录了画家的主观感受,也是画家的追求。
其他文献
20世纪素描成为中国画的造型基础训练方式,根源于中西艺术在中国社会、文化脱离旧形态的人变动背景前的冲突与融合。其中光影造型方法作为典型的西方造型方法被引入到中国画
本文从三弦书唱腔结构特点,并从咬字吐字、呼吸共鸣、行腔表演几方面,结合现代声乐理念,分析总结了三弦书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呈现了它的唱腔风格,全文除序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学习钢琴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接受钢琴教育。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儿童钢琴基础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儿童钢琴基础教学教材的选择与运用、儿童钢琴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