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抓取和放置工件是工业环境下机器人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视觉控制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控制手段,采用图像技术对工件进行识别在现代化智能生产线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以合页为例进行按需搬移任务,可用于机器人打磨前代替人工进行工件摆放,有助于提高机器人打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本论文主要对散乱堆叠工件的按需搬移过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目前工业现场弱纹理堆叠工件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
【基金项目】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01D111092); 山西省科研设备专项(2018-5);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0SY49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取和放置工件是工业环境下机器人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视觉控制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控制手段,采用图像技术对工件进行识别在现代化智能生产线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以合页为例进行按需搬移任务,可用于机器人打磨前代替人工进行工件摆放,有助于提高机器人打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本论文主要对散乱堆叠工件的按需搬移过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目前工业现场弱纹理堆叠工件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工件表面孔洞为特征的改进几何模板匹配算法,以合页为例进行工件识别。在完成工业相机选型和标定的基础上,首先采用Canny算法进行边缘检测;其次采用旋转卡壳算法求取轮廓的最小面积外接矩形,进行几何约束后得到孔洞对应的孔轮廓,并采用随机增量法计算孔轮廓的最小外接圆得到孔特征圆心坐标;然后采用提出的改进几何模板匹配算法,即根据孔特征之间的几何约束进行工件识别;最后根据孔特征之间是否存在工件的显著边缘剔除误识别工件。最后采用本论文所提出的基于几何约束的改进几何模板匹配算法对合页、L型连接件、T型连接件和法兰进行工件识别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设计并搭建机器人按需搬移工件系统。首先基于西门子NX MCD平台搭建机器人按需搬移工件虚拟调试平台,进行布局合理性验证以及机器人按需搬移工件过程的路径规划研究,为真实的机器人按需搬移工件系统搭建奠定基础。根据工件按需搬移系统功能要求,进行系统方案设计,搭建机器人按需搬移工件系统,并进行机器人控制系统、末端缓冲装置以及上位机界面的设计,最后对刚体的位姿描述以及坐标系的转换进行阐述,便于后续机器人位姿的转换以及机器人运动控制。(3)进行机器人按需搬移工件实验。要进行机器人抓取,需要工件精准的位姿信息,首先对工件进行位姿估计,由于工件的实际尺寸已知,且在工件识别阶段已经得到图像中孔特征的位置,所以采用求解Pn P问题的方法进行工件位姿估计,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求解Pn P问题中常用的P3P法、EPn P法和基于迭代法的位姿估计结果,并最终选择重投影误差较小的迭代法作为机器人按需搬移工件系统的位姿估计方法。在对机器人按需搬移工件系统手眼标定的基础上,对工件的位姿进行坐标变换,得到工件在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位姿;然后基于按需搬移工件过程所规划的路径,对机器人进行运动控制。最后在所搭建的工件搬移平台上进行了工件搬移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论文提出一种以工件表面孔洞为特征的改进几何模板匹配算法,解决了工业现场带孔弱纹理堆叠工件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NX MCD虚拟调试的方法,对虚拟调试平台进行布局合理性测试以及搬移工件过程的路径规划研究,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成本;选用了迭代法作为已知孔特征间相对位置关系工件的位姿估计方法,然后进行手眼标定和位姿转换,得到工件精准的位姿信息,最后进行工件搬移实验。为机器人按需搬移工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机器人打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各种重大疾病频发,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使用组织器官移植的手段来恢复健康、延续生命。然而不幸的是,目前器官的捐赠数量远远达不到病人的需求量,而且异体器官移植的患者也会因为免疫排斥需长期服用药物,3D生物打印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产生的。本课题紧跟这一热点,本研究围绕3D生物打印机的构建,设计了一种可三维移动平台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以满足3D生物打印机的功能需求,并通过打印支架,测试温度控
随着柔性应变传感器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柔性传感器特别是高弹性的应变传感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于柔性应变传感器,提高传感器的检测范围通常有改变敏感单元材料、提高基底的可拉伸性能以及改变传感器外形几何结构等方法。本文旨在扩大传感器的可拉伸范围,并在大范围拉伸条件下提高传感器的应变系数。鉴于热塑性弹性体styrene ethylene butylene styrene(SEBS)是一种弹性大以
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之一,煤矿的安全生产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顶板冒落等重大灾害时会造成井下断电故障,造成通信网络链路中断,致使救援中心无法探知煤矿井下人员信息,增大灾后应急救援难度。本文结合光纤传感技术可实现信号无源探测的特点,以声波探测为基础,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煤矿井下既有光缆的应急通信光纤传感信号解调系统,可检测矿井灾后供电中断下被困人员的声音信息。本
近年来工业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人们享受了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毒害气体的排放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及财产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高效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装置,气体传感器由于易制备、成本低、体积小等优点在气体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决定气体传感器性能的核心部分,敏感材料的选择也成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目前,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MO
随着社会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向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气象和航空领域中,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引入,云团识别、云团分类、云团分割、飞行器自动化航行以及航行线路规划等是领域内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何利用深度学习自动化完成一直是相关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卫星云图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料,其中所包含的各类云团信息更是在气象和航空领域中天气预测和航线规划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资料。针对庞
随着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柔性传感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内容包括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近年来,柔性磁场传感器的研究也越来越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大部分磁传感器都是刚性传感器,未来设备要求磁传感器具有出色的柔韧性和可拉伸性,以便适应复杂的检测环境和机械变形,因此对于柔性磁场传感器的研究迫在眉睫。许多研究人员基于压电、摩擦电、应力等不同机制实现了柔性磁场传感器的制备,并对其响应原理进行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估计是实现机器人应用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着重研究非高斯噪声下的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估计算法,以提高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精度。在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框架下,研究内容围绕影响机器人位姿估计精度的后端优化算法和前端点集配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必将深刻引领社会变革,数字化落地是当代科研工作者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大使命。全面数字化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算力中枢和优良的算法系统。图像检索领域的研究是数字化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快速且准确的在海量图像中检索出所需图像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在传统图像检索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对其经典算法进行深入改良,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在提取
人机交互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的一个趋势。人机交互是人体通过自己的手势、行为、语音和表情等与计算机进行交流,为人类操控计算机提供了多样且智能的方式。随着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兴起,基于视觉的人机交互方式成为发展的主流。其中,静态手势识别和动态人体行为识别等技术是新兴的视觉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可以在设备解锁、机器人运动操控等方面提供出色的表现。而且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技术表现优异
近几年,我国建筑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建筑业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建筑施工中暖通工程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文章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暖通工程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法,可供相关人员开展同类工程项目设计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