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液体电热对流的介观格子-Boltzmann模拟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ne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热)对流是电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课题之一,隶属传热学、流体力学、电动力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基于电场的主动流动控制及强化传热技术因其独特优势(无需机械运动部件、低噪声、快速响应和低能耗等)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电场驱动传热传质技术的理论基础--电热流体动力学现象的机理研究却相对滞后。该研究的核心难点在于:(1)多物理场(包括电场、流场、温度场、电荷分布场)的强烈非线性耦合(2)多学科交叉(包括流体力学、传热学、电磁学、电化学)。  正是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电热对流问题的理论分析、实验和数值研究都相对匮乏,这极大地阻碍了电场驱动传热传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目前阶段,关于此问题的理论研究重点关注简单几何电极结构系统(如双平行平板、同心圆柱、针-板结构等)的线性稳定性分析,绝大部分数值结果是基于传统的求解宏观控制方程组的方法(如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单元法)。特别指出的是,国内关于电对流和电热对流的研究工作不多,且集中在电场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对相关机理的探索较少。  本文采用介观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求解电热对流问题。作为一种介观演化方法,LBM非常适合于求解电(热)对流的瞬态多场耦合输运过程,能够较好地还原耦合过程中的物理震荡以及消除非物理震荡,捕捉瞬态对流过程中的线性和非线性稳定临界点。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完成格子-Boltzmann模型的构建;然后,基于分离结合机制开展二维电对流数值计算并逐渐过渡到单极注入机制下的三维电热对流,绘制三维中性稳定曲线。具体内容如下:根据空间维度,采用D2Q9或D3Q17速度离散格式构建电荷分布场,电势场,流场和温度场的格子Boltzmann模型;采用分离结合机制,基于平行平板-圆环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工作,研究了电瑞利数T、解离速率常数W0、无量纲迁移率M以及径宽比2R/L等参数的影响,此外,对二维圆方腔内自然对流也进行了数值模拟;再者,模拟耦合温差浮升力和电势差库仑力,分别从电瑞利数T、瑞利数Ra、无量纲迁移率M、无量纲电荷扩散率以及普朗特数Pr等多个控制参数研究其对三维电热对流的影响,给出分析和强化传质换热的具体措施,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法绘制三维中性稳定曲线。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能够检测更微小、适应范围更广的生化传感器不断问世。近来,微膜生化传感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微膜生化传感器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能够为人们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且不可逆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多发于65岁以上的人群,是当今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痴呆症。2016年,全球痴呆患者人数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脂质体是磷脂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由一层或多层脂质构成的囊泡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不仅能够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能增强疗效。但是脂质体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容
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离子注N对人体用金属材料 ,SUS316L不锈钢、钴合金和钛合金在人工模拟体液中的阳极极化行为影响 .自腐蚀电位和阳极极化曲线的测量结果表明 ,离子注N后
动物机器人是一种由人工智能与动物智能相结合而成的混合型机器人,由于在运动灵活性和能源利用率方面的天然优势,动物机器人克服了传统机器人在灵活性,机动性,适应性等方面的
发展了一种在运动网格中求解二维静止流体中运动物体超空泡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雷诺时均化方程、k-ε双方程模型。通过应用动网格法克服了由于固定模型引起的无法计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氯氟烃类物质(CFC)和含氢氯氟烃类物质(HCFC)将被禁用,HFC-227ea(1,1,1,2,3,3,3-Heptafluoropropane)是最近提出的一种对大气臭氧层无害的制冷工质,是CFC12和CFC114可能替代物之一,其混合物被认为可替代R22和R502。 本文选用MBWR(Modified Benedict-Webb-Rubin)方程为HFC-22
我国的无烟煤储量丰富,占全部煤炭保有储藏量的16.2%。但无烟煤挥发分含量比较低,着火、稳燃和燃尽都比较困难。W型火焰炉专为燃用无烟煤等低挥发分煤种设计,采用拱形燃烧的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复杂故障诊断的领域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缺陷,如诊断信息利用不足、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