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的环境可适配性问题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y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系统规模尺度和复杂程度的快速增加,信息服务的部署和运行不可避免会受到异构网络服务能力差异、软硬件资源失效与性能退化、用户访问行为不确定以及外部干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服务与运行环境不适配,无法为用户提供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增值服务。因此,如何提升信息服务的环境可适配性(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开始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现有工作试图从多个方面研究信息服务的环境可适配性问题,但都存在不足。首先,已有环境建模方法缺乏对环境组成元素的可变性的研究,也没有考虑组合服务运行环境的特点;其次,对环境适配性的判定主要是基于用户满意度的事后分析,缺乏前瞻性预判手段;最后,对适配机制的研究比较关注重试、重组、替换等适配动作的具体算法,没有考虑不同适配动作的选择决策,也缺少对信息服务系统自主适配性的研究。上述研究的不足制约了信息服务的环境可适配性问题的解决。  为此,本论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信息服务的聚合与协同(2010CB328104)”,从信息服务的执行过程出发,分析信息服务与运行环境的交互关系,研究信息服务的环境可适配性问题。主要工作包括:在环境建模方面,提出了面向特征的运行环境建模方法,并分别对服务器节点与通信链路、个体服务和组合服务建立了环境模型,实现了对信息服务的业务特征和运行环境的资源特征的统一描述;在适配性判定方面,基于排队Petri网(QPN)建立了服务器节点、个体服务和组合服务的可运行性模型,提出了基于可运行性分析的适配性判定方法;在适配机制方面,提出了基于分层反馈控制的信息服务系统自主可适配性模型,利用QPN建立了适配动作效用模型,并结合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提出了适配动作动态选择决策算法;最后,基于旅行信息服务系统环境对适配性判定方法和适配动作选择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综上所述,本论文对信息服务的环境可适配性问题做了深入研究,通过一系列仿真环境和真实系统环境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运行环境建模方法和适配性判定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信息服务与运行环境“是否适配”问题,而自主可适配性模型和适配动作动态选择决策方法为解决“怎么适配”问题提供了方案。因此,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实现成果对提高信息服务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具有很好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XML正迅速成为互联网上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研究如何有效地存储和查询XML数据变得越来越必要,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将XML数据转换成(对象-)关系格式以利用已经成熟的关系数据库技
数字系统的组成可分成数据通道部分和控制器部分,相应的自动综合便分成数据通道综合和控制器综合。控制器综合优化方法的研究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解决好这些理论问题,寻找到新的
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垃圾邮件的泛滥已带来严重后果,有效地区分合法邮件和垃圾邮件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近年来,有关垃圾邮件过滤技
粒度计算是信息处理的一种新的概念和计算范式,覆盖了所有有关粒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的研究。它是词计算理论、粗糙集理论、商空间理论、区间计算等的超集,也是软计算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己经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电子政务是当前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各级政府都在建立自己的电子政务系统。要取得电子政务系统的成功,必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应用的广泛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基本平台——网络服务器正面临着两方面挑战:负载的不断增加和负载的多样性。集群系统凭借其在可靠性、高性能、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联合会(IDF)认为糖尿病是21世纪最有挑战性的医疗保健。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和经济挑战将影响个人,家庭,企业甚至整个社会。在沙特阿拉伯1980年的经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知识库。为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信息抽取技术应运而生。信息抽取技术属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使用信息抽取技术可以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正式进入WTO,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了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很多企业都已经认识到,MIS的建立可以提高各部门业务工作的效率,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异构数据源集成是实现企业应用集成的关键,是解决网络条件下“信息孤岛”问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事业单位都陆续建成一些应用信息系统。由于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