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农民政治参与——以河南省Y村为个案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deda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民参与的意识和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我国媒体近三十年来对民主选举不断进行着和风细雨般的宣传,为引导基层民主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软着陆”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本文以河南省鹿邑县Y村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查,主要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众传媒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农民接触大众传媒时问的长短、频率的高低和内容偏好的选择,尤其是接触新闻类信息对于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有显著影响。长期接触新闻信息可以增加农民的政治参与知识,坚定政治参与念度,强化政治参与能力感。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成为农民积极有效参与政治的前提。 大众传媒利用自身独有的优势对村委会换届选举进行大量的宣传报道,为民众设定议题,积极有效的引导社会舆论,激起民意形成的取向,提高了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最终促成民众的共同行动,从而起到有效的舆论导向作用并成为一种有效的政治动员工具。 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做出某种政治选择时,从符合自己利益角度考虑,顾不得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农民总是主动地,有选择地使用媒介以满足个人的需求,但需求是各式各样的,大众传播只能满足其中一部分,因而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又是有限的。
其他文献
2006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51亿元,增长32.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420亿元
二战后社会的迅速发展所导致的诉讼数量和新类型诉讼的与日俱增对司法制度提出了大量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不难发现“诉讼爆炸”的现象是人们社会交往愈发频繁与权利观念愈发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经济分析方法为指导,在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合法性这一分析性概念,并具体运用财政合法性概念,对我国中部农业地区刘乡的财政治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