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对鲫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密度的影响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的生产,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蓄积到人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镉是一种主要蓄积在肺脏、肝脏、肾脏、骨骼、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中的有毒污染物,其对组织的毒性主要包括肾毒性、致癌、致畸和内分泌干扰。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汉江汉中段鲤鱼、青鱼、泥鳅、鲫鱼、生鱼、鲶鱼、鲢鱼7种淡水鱼肝、鳃和肌肉中镉的分布。然后在实验条件下,以镉作为实验用毒,以鲫鱼作为实验动物,使用静态染毒法进行毒理学实验。共设置3组镉浓度梯度,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设置两组平行实验。染毒10 d后,采用H·E染色法和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探讨了鲫鱼的消化道组织学与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密度变化。结果表明,汉江汉中段常见7种淡水鱼中,检测的3种器官中,平均镉含量分布顺序由高到低是肝脏>鳃>肌肉。其中7种鱼的鳃和肝脏中镉含量都超标,但肌肉中镉含量较低,仅泥鳅和鲤超出标准。组织学观察显示,鲫鱼肠道由内到外可分为4层,分别是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层,组织学结构上染毒组与空白组没有显著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泌素细胞、生长抑素细胞、血管活性肠肽细胞在鲫鱼整个肠道中都有分布,胃泌素细胞和生长抑素细胞的密度由前肠到后肠递减,在不同部位的密度达到了显著差异。血管活性肠肽细胞的分布规律与胃泌素细胞和生长抑素细胞类似,但各肠段密度上没有显著差异。P物质细胞仅在中肠分布,促胰液素细胞仅分布在前肠。在镉暴露10d之后,鲫鱼肠道组织学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但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密度发生了变化。随着染毒镉浓度的增加,胃泌素细胞、血管活性肠肽细胞的密度呈上升趋势;生长抑素、P物质、促胰液素细胞的密度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胃泌素细胞密度的上升在前肠和中肠有显著性差异,血管活性肠肽细胞密度的上升仅在后肠有显著性差异,而生长抑素细胞密度的下降仅在前肠差异显著。P物质细胞和促胰液素细胞的密度下降都达到了显著性差异。通过讨论,得出下列结论:汉江汉中段淡水鱼有一定程度的镉蓄积现象,并且部分鱼肌肉镉含量超标,不可食用。水环境镉浓度在5.00 mg/L以内时,10 d的镉暴露对鲫鱼消化道没有造成显著的组织学损伤,但造成了鲫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改变。水中镉浓度与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密度呈显著相关关系。镉对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影响受多种机制调控,不仅与镉的肾毒性、肝毒性有关,也与内分泌细胞间相互的调控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s)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分析其诊断标准。方法选取我院40例BLBCs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腔A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选择
目的探讨微波固定在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中的方法。方法应用不同强度的微波辐射与常规福尔马林方法固定组织,并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常规福尔马林固定
共和主义是人类政治思想史中一个古老的伟大传统。通过对古典共和主义的思想纲领的历史梳理与逻辑归纳可知,古典共和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其“混合均衡政体”思想。与从古典共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是一种新型的挡土结构,它具有经济性好、性能优越、适应性强等优点。而筋材内力计算是该类结构设计的一个关键步骤,因此该类结构的推广应用需要一种合
结合实际,从公路隧道初期支护的重要性出发,在分析公路隧道初期支护空洞造成的危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隧道初期支护措施,同分析可知,在初期支护的环节中做好二次衬
<正> (六)B-66(Nb-5Mo-5V-1Zr)一、概述:B-66在1204℃以上的高温下具有高强度,但它仍有足够的成型塑性。它可以用一般方法焊接,最佳的高温性能不取决于应变硬化。B-66的抗氧
<正> 慈照寺庭园的作者传说是相阿弥,但他对于作庭并不关心,所以不可能是他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与足利义政同时的作庭名家善阿弥(1368—1482),他曾为义政制作了另一个庭园,
本文将Barker建立的短棒山型切口劈裂测K1c法成功地应用到复合板界面K1c测试中,并对不同工艺爆炸复合钛/钢板进行了测定。结合金相、扫描电镜和动态拉伸观察,提出了最佳界面
文中以节能降损目标、有效提升线损管理水平为目的,提出了基于线损四分管理理论的线损管理性能指标与线损技术性能指标。两种性能指标的提出可以让线损四分管理的考核工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