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宗教语言观探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mpetent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特根斯坦作为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对于现当代语言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在其一生的学术生涯中,维特根斯坦虽然从未对宗教进行过系统的理论研究,但他对宗教问题却保持着广泛的兴趣。本文主要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出发,来探析他的宗教思想,特别是他的宗教语言观。由于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在前期和后期有着较大的转变,因而要了解其宗教语言观,就必须分别探析其前期和后期的思想,找出其思想中一以贯之的部分,进而对其宗教语言观进行整体的评价。本文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作出概述。第二章介绍了维特根斯坦与宗教的渊源。他本人虽然不是一名信徒,但对宗教却有着长久的兴趣,在他几乎所有的著作中,都有着或多或少有关宗教问题的讨论;第三章重点讨论维特根斯坦早期的宗教观。由于他在《逻辑哲学论》中将思想分为了不可说和可说两个领域,因而本文将讨论他为何会将思想如此划分,进而讨论宗教所处的领域;第四章主要讨论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宗教观。不同于前期宗教的不可言说,维特根斯坦后期突出了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的地位和作用,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宗教也是一种合理的对世界的评价方式,而宗教语言也在宗教实践的使用中获得了意义。在此,维特根斯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激情",赋予激情在信仰践行活动中以重要的地位;第五章在第三和第四章的基础上,试图从前后期宗教观的巨大转变中找出维特根斯坦思想中一以贯之的部分,及其宗教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基本思想出发,力图系统地阐明维特根斯坦的宗教语言理论。虽是从前期和后期两个方面分别探析他的宗教语言思想,但还是希望能够展现维特根斯坦变化着的宗教语言观背后的一以贯之的部分。
其他文献
明万历年间,伴随着西方传教士而来的天学东渐,使晚明社会遭逢着异域文化的思想冲击,同样也使佛教界面临着异质宗教的严峻挑战。明末年间,佛耶之间发生了一场实实在在的交涉乃
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精美的绘画和雕塑,还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等,古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
教堂作为基督教教会的传教据点和战斗堡垒,他们的创建过程与发展脉络既是一部教会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化交流史。近代基督教入华是继明清之际天主教入华之后中西之间又一
目的同时建立两种模拟中医临床血热出血证的大鼠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对两种模型进行考察。方法模型Ⅰ(干姜组)以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并灌胃干姜水煎剂,给药剂量15 g.kg-1;空白
分析了广东边远海岛及其渔港建设的基本特点和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扶持边远海岛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广东加快现代渔港建设的实际,分别从强化组织领导、开展基础调查与研究
立定三级跳远,在体育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占素质分的四分之一(25分),对运动员的上、下肢的协调性要求较高,腿部的爆发力要求也大。当这个项目成绩提高的时候,也会促进其他
安多热贡地区从古至今有着非常神奇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自社会生活的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历史由来和传奇故事,而这些民俗文化的产生与政治、经济、宗教、区域、语
宗喀巴大师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佛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的一生是追求佛教事业,实现宗教理想的人生;他作为一代宗师,后人冠以“文殊菩萨”之化身和“第二佛
佛教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在亚洲各个不同的国家民族中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文化景观特色。根据主流学界的意见,佛教主要分成南传佛教、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三个大的派别。其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