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MFC冷启动结冰特性和局部加热法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zu81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未来重要的车用动力电源,目前已在日本初步实现商业化。但其在寒冷环境仍然存在启动的难题,急需开发出一种简单、快速、有效、节能以及适用性强的低成本冷启动方法。膜电极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使其快速升温对冷启动的成功影响较大。本文基于对燃料电池膜电极结冰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局部加热冷启动方案。本文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燃料电池实验系统,并进行燃料电池常温性能和冷启动性能的再现性实验,以及研究多种因素对燃料电池常规性能的影响;第二部分研究启动温度、电流密度、微孔层疏水程度、电池装配压力、流道宽度等因素在单体燃料电池冷启动时对膜电极内结冰和电池性能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在不同环境温度、电流密度、电热丝数目和电池保温程度的条件下对燃料电池进行局部加热冷启动实验,测试其相应的电压、阻抗和气体扩散层温度变化。首先,以目前冷启动过程的研究来看,对燃料电池结冰特性的研究较少。另外,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先加热冷却介质以此来提高燃料电池温度,不仅造成热能的浪费还会延长冷启动的时间,采用的附加热源装置既占据较大体积又无法降低使用成本。因此本文首先对燃料电池在反应面积方向上的冷启动结冰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电池温度高于-10℃的冷启动过程结冰主要发生在催化层和微孔层界面,在其界面之间的结冰主要分布在流道下对应区域;装配压力越大,两界面冰含量越少,冷启动表现越好;流道宽度越窄,冷启动开始结冰需要的时间越长;微孔层疏水性较弱的电池在-5℃发生1次集中结冰,微孔层疏水性较强的电池在-5℃发生2次集中结冰。然后,针对上述燃料电池冷启动时的结冰特性提出了一种将电热丝置于脊下的局部加热冷启动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局部加热法可有效提高电池温升速率,在电池内形成局部高温区,实现冷启动成功。另外,在平均加热功率密度相同时,燃料电池使用1根电热丝比3根电热丝有更好的冷启动效果。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具有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征蕴含着对幸福生活的讴歌与追求。传统吉祥图案在古代视觉文化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在现代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在奥运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等重要事件中都有应用。因此,如何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融入到当代设计中,顺应时代潮流,立足新的实践,不断进行创新设计与应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
顺应时代的发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独具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受到了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应用。合作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学会合作,这不仅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和终身发展
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实验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引进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的实验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对现有人员要进行培训,使实验队
本文介绍应用于船舶水池模型实验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及相关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软件的组成模型及流程,并举例说明系统的工作流程.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作用,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细化规范的上机要求和典型的示范程序,并回收其实验结果,加强实验考核,提高学生机房上机实习效率和实验教学质量。
本文从南京大学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需要人手,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开放的作用和意义,积极实践和探索了正确的实验室开放建设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开放管理办法.
目的:通过对阴寒凝滞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及临床观察,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中医症候的积分改善情况、心电图的疗效变化等指标,以验证当归四逆汤对该类
<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于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多种免疫细胞参加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多年来AR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一定的生态污染,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