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远志的结构发育与主要药用成分积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tiger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志为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和85种传统出口药材之一。《中国药典》中规定中药远志的原植物为远志(又名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又名宽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细叶远志和卵叶远志隶属于远志科(Polygalaceae)远志属(Polygal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入药。远志的主要药用成分为皂苷、(口山)酮、寡糖酯类、脂肪油、多糖等。本文运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等方法,以药材的主流——细叶远志及最主要药用成分——皂苷为重点,系统研究了两种远志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皂苷、口山酮、脂肪油和多糖在两种远志营养器官中的组织化学定位以及皂苷的细胞化学定位,皂苷在两种远志生长发育过程中含量的积累动态和变化规律,并对两种远志的药材品质进行比较,对主产区不同产地细叶远志药材的皂苷、多糖含量、和主要环境因子进行比较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细叶远志根初生结构的分化与次生结构的发生过程,包括4个阶段:即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阶段。初生结构中,其初生木质部脊数为二原型,发育方式为外始式,根中无髓。根的次生结构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两部分。其特点为:第一,次生韧皮部的比例远大于次生木质部,通过不同年龄远志主根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次生韧皮部约占根直径的2/3-3/5,其增粗只是正常的次生生长,不存在异常的次生生长;第二,次生韧皮部的主要成分为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储存有丰富内含物,筛管和伴胞很少,与根的储存功能相适应;第三,根中周皮发达,具有较厚的木栓层,次生木质部中导管发达,分布频率较高,是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细叶远志茎的发育过程也包括四个阶段:即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阶段。其成熟茎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在茎的皮层与次生韧皮部之间发育出一圈排列紧密的厚壁细胞,推测这圈厚壁细胞具有质外体屏障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维管组织细胞水分丧失和离子泄漏,对于保护茎组织免受干旱的伤害具有积极的作用。茎近表皮的皮层细胞特化为同化组织,木质部发达,这些结构特点也是适应干旱环境的表现。细叶远志叶为的结构、发生和发育类似一般被子植物。叶为典型的异面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上表皮分布有表皮毛,下表皮气孔器较密集,孔下室较大,在叶肉组织中具有含晶细胞,同样表现出旱生特点。卵叶远志营养器官的结构与细叶远志类似,所不同的是卵叶根中次生韧皮部的比例较小,卵叶远志次生韧皮部的厚度约占根直径的1/3。二者的叶在表皮毛密度、气孔器密度等方面也有差异,卵叶远志叶肉中无晶体细胞。两种远志的花为两性花,两侧对称,萼片花瓣状,中央花瓣形状为龙骨状,顶端特化为鸡冠状附属物,雌雄蕊的结构较为特殊,8枚雄蕊的花丝部分合生,雌蕊的柱头2裂,且不等高,花部具有适应虫媒传粉的特征。子房上位,2心皮构成2室,每室1胚珠,胚珠倒生。蒴果,种子类型为双子叶有胚乳种子。两种远志营养器官中,用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混合试剂进行皂苷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在根的初生结构中,皂苷类物质分布于表皮、皮层及中柱内部的薄壁组织细胞内;在次生结构中,主要分布于次生韧皮部及栓内层的薄壁组织细胞中,在木质部的木射线和木薄壁细胞中也有少量分布。在茎中,主要分布于其皮层,在表皮和韧皮部细胞内也有少量分布。在叶中,主要分布于叶肉,在表皮细胞内也有少量分布。盐酸-镁粉进行组织化学定位,发现(口山)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两种远志根的次生韧皮部和栓内层中。苏丹Ⅲ和锇酸对脂肪油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细叶远志根的次生韧皮部及栓内层具有丰富的脂肪油滴,而在卵叶远志的根中没有观察到脂肪油滴。PAS反应对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两种远志根的次生韧皮部和周皮中都有多糖物质的积累。因此,在两种远志根中,次生韧皮部是主要药用成分的主要积累场所。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积累皂苷的薄壁组织细胞中细胞器丰富,用醋酸铅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在积累皂苷的皮层细胞、韧皮薄壁细胞、筛管等细胞的液泡内及液泡膜周围观察到皂苷沉淀颗粒,进一步验证了皂苷的积累部位。植物化学研究表明,两种远志营养器官中都有远志皂苷的积累,根中的含量高,茎叶中含量较低,与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说明两种远志地上部分也有药用价值,提倡综合利用远志的地上茎叶。根据不同发育时期根和茎叶中远志皂苷元的动态变化趋势,建议在4-5月采收卵叶远志的比较适宜。根的不同部位的植化测定结果显示,皮部与木芯(木质部)的总皂苷和皂苷元含量差异悬殊,皮部远大于木芯,与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可以将皮部与木质部的比值作为判断远志品质的标准之一,根皮厚、木芯细的药材应为上品,这与传统的用药习惯是一致的。对细叶远志在4-10月的生长发育过程中,1、2、3、4年生根中的远志皂苷元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远志皂苷元含量均表现为:1年生根>2年生根>3年生根>4年生根,表明远志皂苷在幼嫩的植株根中含量高,推测可能与远志皂苷具有化学防御的功能有关。从年平均增长率来看,根的长度、直径、次生韧皮部的厚度及根干重的增长均在药材种植第2-3年增加最快,而在第4年生长速度减慢。从根中远志皂苷元积累的总含量来看,在果后期3年生根中远志皂苷元的总含量是二年生根的2.66倍、一年生根的3.97倍,而4年生根皂苷元的总含量仅是3年生根的1.2倍,因此兼顾药材产量和质量,应该在细叶远志种植第三年的果后期(8月中旬)进行采收比较适宜。对两种远志根的比较结果表明,细叶远志根的长度、直径、干重、皮部厚度以及皂苷元总含量都比卵叶远志高,因此,细叶远志的产量和质量明显优于卵叶远志,故建议人工栽培时应选择细叶远志。栽培和野生的细叶远志相比,栽培植株比较粗壮,地上部分分枝较多,根相对粗大,野生植株地上部分分枝少,根粗细不一,侧根较细。从全根和皮部皂苷元百分含量比较分析,野生品质总体要优于栽培植株。但从根中远志皂苷元积累的总含量研究分析,栽培三年细叶远志根的远志皂苷元总含量最高,远大于一、二年生根,并且也明显高于野生植株根,从而反映人工栽培远志是可行的,同时栽培三年后采收的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都比较高。研究结果表明远志主产区山西、陕西、河北不同产地的药材中远志皂苷元、多糖的含量变化较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反映各地远志药材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皂苷元和多糖含量综合分析,山西闻喜、新绛的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启示我们在今后远志品种选育时可优先考虑闻喜和新绛两地的品种。对栽培产区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发现,主产区具有比较相似的气候特征,气候较干旱,年积温较高;土壤的肥力不高,偏微碱性,速效氮含量低,速效钾含量高。相关性分析显示,皂苷元含量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土壤中锰的含量呈正相关。皂苷元与多糖的含量具有正相关性。
其他文献
氮是金刚石中最主要的杂质元素,天然金刚石含氮量约为2×103ppm,多为无色(Ia型):而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含量仅仅约为300ppm,为黄色(Ib型)。两种金刚石在氮浓度及存在形式上有很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是一种利用晶闸管作为无触点开关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是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TSC的核心技术是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和晶闸管过零触发模
汽轮机回热系统做为众多子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其运行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以轴系监测为核心的汽轮机振动故障诊断较为成熟,针对热力系统
在广泛而复杂的劳动力转移研究中,经济和社会因素一直是学者关注的核心因素,环境因素处于边缘地位。然而,现实中地理环境复杂、人文基础多样、发展水平不一,围绕人口迁移的各
目的:对中医药内外合治寻常痤疮肺胃湿热证进行临床研究,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本研究按纳入病例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对照组。2.治疗方法:试验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并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和舒适化。重树公共服务理念,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成为现实环境对我国传媒提出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铝和氧化铁等金属资源,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如何合理的利用赤泥中的氧化铁、氧化铝,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显得
21世纪以来,人类科技水平飞速发展,计算机科技应用水平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网络信息已基本完全渗入社会各个层面,现今已跨入了信
经过近30年的发展,NPO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力量。快速成长的NPO近年来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其中有一个较受关注的特点是NPO逐步分化为基层组织与基层支持性组
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是进行装备保障活动辅助决策的依据,通常以运筹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分析了我军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建模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的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