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RIL群体主要品质及农艺性状的QTL初定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为小麦育种服务,本研究利用R146/R97杂交所得96个高代重组自交系所组成的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08年11月种植于四川农业大学邛崃小麦育种基地,对其包括蛋白质含量,沉降值,粉质指数,面筋指数,株高,穗长等15个品质及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利用54个SSR标记建立了遗传连锁图谱,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上述15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   结果表明,共有12个性状的26个QTL位点被检测出来,这些位点主要在1A,1B,2A,4A,4D,7A上出现,大多数集中在1B,2A,4A,7A上,贡献率从1%-55%不等。(1)蛋白质含量共检测出两个QTL位点,分别位于1B和7A染色体上,贡献率为22%和6%;(2)沉降值在1B,4A上分别检测到一个,贡献率为11%和9%;(3)粉质指数除了在1B和7A上出现外,在1A染色体上也发现了一个贡献率较小的QTL位点,其贡献率为4%;(4)降落值则只在2A染色体上被发现,贡献率为2%;(5)稳定时间在1B染色体上发现了较大贡献率的QTL(55%),其峰值位于染色体21.6cM的位置处;(6)形成时间是发现QTLs最多的一个性状,共检测出5个位点,其中在1B染色体的两个位点2.3cM和59.5cM均出现了20%的贡献率,另外在7A和4A上也发现了贡献率为9%-11%的3个位点;(7)面筋指数也在2A染色体发现了一个较小的QTL,其峰值位于71.8cM的位置,加性效应为3.61,显性效应为-13.46,另外在4D染色体上出现一个较大的QTL位点,LOD值为7.53,加性效应为11.53,贡献率22%;(8)湿面筋含量共检测两个位点,分别位于1B,4A染色体上,加性效应分别为1.90和1.29,显性效应分别为4.41和3.69,贡献率分别是16%和7%;(9)干面筋含量主要在1B和2A上发现两个位点,LOD值分别为5.15和5.10,加性效应0.36,0.23,显性效应:3.69,4.44贡献率:3%,1%,贡献率低。此外在4D染色体上还发现了一个LOD为2.61的湿面筋水分QTL位点,其加显性效应分别为0.79和5.75。除了上述品质性状的QTLs外,在4A和2A染色体上也发现了控制株高和穗长的4个QTL位点,而穗数,小穗数及千粒重在所建的连锁图中未发现其QTL位点的存在。以上结果希望可以对小麦分子育种有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ow-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 LMW-GS)约占整个种子贮藏蛋白的1/3和谷蛋白的60%,对面粉的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主要是位于第一同源组群1A、1B和1D染色体短臂末端的Glu-A3、Glu-B3和Glu-D3位点(统称Glu-3位点)控制。克隆和鉴定新的LMW-GS基因并研究其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强筋优质小麦品种豫麦3
本试验选用旱露植宝3号、旱立停(ASA)、旱地龙(FA)三种抗旱节水剂对“薯/玉/苕”套种模式作物进行处理,通过对三种抗旱节水剂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时期、抗旱节水剂处理后的土壤含水量、光合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抗旱系数(DRI)、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丙二醛)、膜保护系统(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求能探明抗旱节水剂对作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