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外迁移民的归属感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lfxzq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国家内部的稳定和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基于水利工程移民非自愿性搬迁的特殊性而言,移民搬迁后能否在迁入地安心生产生活,顺利融入当地社会关系着移民群众的生存发展,迁入地的社会稳定,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水利工程移民”始终是行政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家对于因大型水利建设施工而不得不搬迁的移民群体补偿政策更多的趋向于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与此同时,移民搬迁后的社会适应问题也呈现出新的变化,例如移民对于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对于移民村民主管理的监督意识等等。相对应的,学术界对于移民的研究角度也呈现出多维度和深层次的研究趋势,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研究成果中,有关移民归属感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本文正是通过对归属感进行理论分析,具体研究移民归属感的理论影响因素。在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科学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鄂西北地区外迁移民的归属感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求推进移民归属感建设的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主要是从总体上说明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外迁移民归属感”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根据研究需要梳理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以凸显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与此同时,对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简要说明了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第二章中笔者运用“一般到特殊”的规范研究方法,首先考察分析了归属感的作用机理,从理论上说明了归属感的涵义,影响作用;进而对移民归属感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章重点阐明研究的出发点是“归属感的影响作用”,个体的归属感强度作用于自身心理,外化为人的行为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消极亦或是积极的影响力,决定了人的社会化行为标准,社会融入的过程以及个体从社会群体中满足自我需要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是本文的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为移民归属感,笔者认为移民对迁入地建立归属感的过程影响着移民在迁入地的社会融入进程,关系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工作“搬得出,稳的住,能发展,长期能致富”的终极目标。第三章中笔者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当前鄂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外迁移民的归属感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利益——制度——文化”的范式,通过剖析鄂西北地区移民归属感形成因素,重点阐述了当前鄂西北外迁移民归属感程度偏低的表现、危害及成因。第四章乃本文的落脚点,笔者在科学分析了影响鄂西北地区外迁移民归属感形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移民归属感的对策建议。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根据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路线模式化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CAPP系统工艺路线决策方法-面向对象的模板工艺决策方法.通过总结大量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建立了多层次
目的探讨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96例老年阑尾炎患者均为医院在2014年7月到2015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
根据摩托车齿轮的尺寸范围,比较了GB/T10095-1988和新国标GB/T10095.1-2001的不同,说明了GB/T10095.1-2001给出的偏差值更加合理,有利于促进摩托车齿轮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