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效率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fei1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研究问题的目的意义企业并购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然而我国的企业并购并非市场经济演进的产物。最初的企业并购是在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兴起的。这一阶段的企业并购是政府包办的结果,主要是国有企业之间的行政划拨,企业对于并购活动缺乏真正的积极性,并购的经济效率不能令人满意;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一些企业有了自我扩张的愿望,但由于国有产权制度下的内部人控制造成了对盲目并购的激励和对有效并购的抵制,也使得并购处于低效状态;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并购虽然崭露头角,但行政机制侵入和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并不能给有效企业并购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这一切表明,中国企业并购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实质性的效率改进的意义。这引发了作者对我国企业并购效率的深层次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并购效率的低下?如何才能找到并购效率改进的路径?这对于当前充分利用企业并购这一经济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竞争能力,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二、 全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本文的基本思路是先从一般的、完备的假定下的并购入手,阐述企业并购是怎样在企业层面带来资源要素的充分利用,以及怎样在社会经济层面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福利改进的。这里的并购是一种“完美”的并购。那么要达到这样“完美”的并购需要什么条件?本文认为并购的有效性(即并购能够达到效率改进)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在这样的分析下,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即本文的中心命题:广义市场化下的并购是通向效率的必然路径。这一结论也为对我国现实中企业并购的分析提供了逻辑线条。随后将考察我国现实企业并购中参与并购的主体及其行为特征和并购的市场环境,从而分析我国并购效率低下的独特原因。最后提出我国企业并购市场化的政策建议。从行文安排来讲,由于并购的效率分析理论色彩较重,理论探讨和现实分析<WP=3>各为三章。理论部分每一章都是为了得出中心命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实分析则是依据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因此全文的各个部分都紧密相连,互为呼应。同时,不论是全文的中心结论还是每一个小结论,都遵循了假定——分析——结论的原则,力求文章的逻辑性。三、 全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第一章,全文以寻找企业并购的效率来源为起点。本文认为企业并购获得的效率改进最根本来源是并购所带来的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即企业能使要素资源得以充分配置来降低成本,在产品市场上获得收益以生存和发展。然而这样的改进依存于严格的假定,即企业的内部管理是有效的,管理者能够出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进行并购,并能够高效率地使用掌握的资源。本章将以水平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分类,从技术角度讨论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第二章则突破了对单个企业资产配置状况的讨论,将目光放宽到并购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上,强调市场化并购中价格的作用机制,并从四个方面讨论并购的效率优化功能:1、并购是对资源低效率使用的纠正机制;2、并购是产业组织市场退出的有效机制;3、市场化并购不仅是资产配置的优化,还是每个企业内部产权制度的竞争过滤器,是产权演进的一种有效方式,最终达到经济组织的制度优化;4、在市场化的产权的交易中,由于财产制度对个体财产权利的保护和明确界定,企业能够在产权明晰的框架内有自由选择并购或是不并购、被并购或是不被并购的权利,通过平等、自愿、有偿的交易使双方都得到满意的收益(使受损方得到满意的补偿),达到双方效用的优化,增进了社会福利。但是市场化并购可能会带来负的外部性,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那么这时政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方式,比如通过法规管制造成福利损失的垄断性并购,也就是合理的。并购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并非所有的并购都是有效的,第三章说明并购的有效性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企业并购存在内在和外在的约束。内在约束在技术上是企业的规模经济和管理有效性,从而在决策上表现为并购的成本收益约束。并购的外在约束是市场环境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内部技<WP=4>术和决策上的约束可以内化于有效的市场环境中,因为这里的市场化含义是广义的,不仅仅指并购过程和方式的市场化,而是企业本身处于一个竞争性市场的大环境下,即竞争性的产品市场、经理市场、证券市场和控制权市场。首先,竞争性的产品市场要求并购主体是自负盈亏、自我激励和约束的经济人,并购的动机是获利以求得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会努力在一个规模经济和管理有效的阶段上运行。由于获取并购收益所产生的成本也只能由企业自身来承担,必然会理性地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选择什么样的目标企业、选择何种并购方式、如何进行并购之后的资产和人员的整合都要从低成本和最大收益来考虑;竞争性的经理市场是控制权有效转移的配套机制,如果没有经理市场对管理者的择优机制,那么即使有控制权的转移,这样的转移也没有效率改进的意义;有效的证券市场为并购创造了有效的运行空间,而无效证券市场上的并购不仅不
其他文献
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合理、正
阅读汉语报刊是留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的方式,也是留学生提高汉语阅读能力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汉语报刊阅读课越来越受到汉语学习者的重视。但是这门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现象。同时,有关报刊课的教学研究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研究成果并不显著。因此本人以现有的汉语报刊课教学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并结合本人在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实践,以吴成年所编写的《读报纸学中文》为例,运用文献
脊髓型颈椎病(简称CSM)指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脊髓的外在压迫和/或血供减少而产生的脊髓功能障碍综合征。脊髓型颈椎病是40岁以上脊髓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类型,约占颈椎病的10-45%,
周作人的妇女观是在对中国历来女性"不净观"的批判和对封建"贞洁观"的鞭笞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他不遗余力地倡导女性思想的解放、宣扬女性的性独立,确立"女性本位"的妇女观;另一方
本文立足于90年代的中国纪录片创作实践,把焦点集中于其中的两个引人注目的纪录空间上:一、90年代的民间制作;二、《生活空间》引发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官方纪录片制作
本文是关于企业整合营销传播及其对品牌形象提升的积极作用的营销学案例研究。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案例描述,第二部分为案例分析。 案例部分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广州丁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变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属于代谢性骨病,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共同的病理特征
针对普通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数学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现状,笔者在有关教改实验的启发下,在心理学和有关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一个核心特征,是一切向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过渡的国家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的现实课题。在今日的中国,迈向市场经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实行法
90年代初期,工业生产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信息产业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主导,全球制造业为了达到快速占领市场、取得高回报率的目标,也纷纷从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发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