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监控通信线路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00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用于煤矿生产、安全的自动监测监控设备越来越多,而这些自动化设备是集通信、控制、计算机为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技术为基础。由于控制对象不同,多种控制系统来自不同的制造厂商和不同的安装时间,有着不同的通信接口,控制方式各异。因此,每个控制系统在煤矿井上到井下狭小的井筒中部署各自的通信电缆作为自己独立的通信线路。这样的线路少则几条,多则十几条。在煤矿恶劣环境下,这给维修、维护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基于此,在不改变原有通讯方式的结构下,提出了一种新的通信解决方案,能使多个控制系统共用一条高速、安全、可靠的线路。煤矿中监控系统的通讯方式基本上采用RS485总线通讯方式,由于制造厂商的不同,各自系统相互独立,各系统几乎都采用各自私有通信协议。论文提出以以太网为基础通讯主干,主干两端点采用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组成复用系统。由复用系统处理多路串口原始数据,并经协议封装后经以太网线路通过TCP/IP传输到相对应端,相对应端接收数据后复原,然后把原始RS485数据通过相应串口传输到相对应的RS485总线上。在不破坏原有RS485监控结构的情况下,把原有各个不同RS485监控线路整合起来,通过一条主干线路复用传输的技术,即可以避免多条RS485线路同时存在,线路多的缺点,同时解决煤矿RS485监控系统的通讯线路主干维护困难的特点,还解决了主干通讯距离、通讯速率、协议不相同的矛盾,大大提高了数据通讯的可靠性、安全性。所以,如何复用,怎样复用,怎样实现,是论文实现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其他文献
在并行分布式系统中,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决定性能。至今为止,已经提出了相当多的互连网络拓扑结构。自从S.B.Akers与B.Krishnamurthy倡导把Cayley图作为对称互连网络模型之后,网络
本文按照柔性制造系统(FMS)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功能要求,首先介绍了FMS的相关概念和其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抽象了FMS管理控制系统本体对象分类树。然后基于设计模式设计了FMS管理与控制系统的软件结构。根据软件设计模式对管理与控制系统Agent的各模块进行规划,将FMS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各部分功能设计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最后使用面向模式的分析设计方法(POAD)将各个模块通过接口聚
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RDF)及其模式(RDF Schema, RDFS)是语义Web的基础。目前,RDF和RDF Schema文档被广泛用于描述语义Web上的信息,如何对RDF/RD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