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可见光成像复合探测系统设计及信息处理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mingming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红外与可见光成像复合传感器在复杂背景下探测目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军民两用技术,它所涉及的传感器设计、信息处理和系统仿真方法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传统地采用单一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或可见光传感器获取的图像难于满足在复杂环境下全天候全天时的探测目标需求,将两种传感器复合可以实现功能互补,采用科学合理的融合规则来提高图像质量,可实现复合传感器系统探测目标的最优性能。   红外与可见光成像复合探测系统的设计难点在于系统参数设计和图像融合算法及规则。在设计系统参数时,除了要对目标与环境特征参数、传感器性能参数、传感器载台进行设计外,还要考虑各传感器参数协调性、应用场合以及成本问题。单传感器图像处理算法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算法以及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算法;多传感器图像处理更为复杂,它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此外,面向工程化设计的复合探测系统还包括必要的信号处理和系统仿真测试。   本报告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与中航工业集团的合作项目,以运动平台红外与可见光复合探测系统设计及其图像信息处理方法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分析了红外与可见光目标环境特性后,对双源传感器的成像机原理、工程化设计、图像预处理、图像信息融合分别做了详细分析,对车船跟踪探测仿真平台的开发与测试情况进行了总结。   本报告第二章通过描述红外黑体的热辐射特性揭示了红外热成像机理,通过描述人眼成像的视觉对比灵敏度和与背景环境反差的原理揭示了可见光成像机理。报告介绍了长波非制冷红外热像仪、可见光CCD摄像机、辅助系统的设计与测试方法,可用于实际工程中。   本报告第三章分析了双源动态图像预处理中的图像增强、稳像、图像滤波、探测器阵列非均匀校正、图像配准的方法,包括:图像空域增强法和频域增强法,基于全局运动估计的电子稳像算法,图像滤波消噪方法,基于参考源的标定校正法和基于场景的软件校正法,基于灰度信息、傅立叶变换和特征匹配的图像配准方法。这些方法可用于红外与可见光成像复合探测系统的图像预处理中。   本报告第四章依据三个层次分析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信息融合方法,阐述了像素级静态、动态图像融合方法,分析了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的常用方法,描述了基于张量典型相关分析的特征级图像融合算法和基于粗糙集的决策级图像融合算法。   本报告第五章开发了一种车船跟踪探测系统仿真平台,包括车船跟踪模拟观察系统和地面目标跟踪识别系统软件,分别作为半物理仿真平台和数字仿真平台,二者各自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研制流程、工作原理、组成、功能,列出了分系统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功能、性能参数,描述了系统装调过程,给出了针对地面车辆模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特征融合算法仿真实验结果。   本报告突出红外与可见光成像复合探测系统与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对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了详细说明。本报告研究成果可用于运动平台光电跟踪探测系统的开发、仿真测试和算法应用研究,也可用于红外与可见光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
其他文献
目前,永磁同步电动机以其结构紧凑、效率高、功率因数高、易于散热及维护保养等特点,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的革新、新材料的推出,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滑模变结构控制因为其对系统参数和负载扰动不敏感,鲁棒性好,响应速度快及实现容易的优点已在电力传动领域逐步应用。本文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为执行元件的空间矢量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本文首先
循环床锅炉(Circulating Fuidized Bed Boiler,简称CFBB)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是源于古老的火床燃烧技术,它与传统的煤粉锅炉相比是一种经济高效且低污染的清洁燃烧技术。但工
作为人民生活和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资源,水资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供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城镇人口的增长和人
随着永磁材料、电力电子技术和大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展,无刷直流电机在工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齿槽效应、涡流效应以及无刷直流电机采用电子换相,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较大的转矩波动,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制约其在高精度、高稳定场合的应用。因此,抑制转矩波动是无刷直流电机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本文首先对无刷直流电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以三相Y接无刷直流电机为例,介绍了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系统电流环的控制性能决定了整个伺服系统的品质。具有优良动态性能的预测控制使其成为高性能伺服系统电流控制策略的研究热点。与无差拍预测控制相比
本课题是在2009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博导类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91402110004)和2009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80010402100171)资助下进行的一项技术应用研究。针对黄河
研究能够将外界信息感知并反馈的人工皮肤对于机器人领域人机协作安全问题中的碰撞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光纤因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及复用技术强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过程被构造为多变量时滞系统。针对多变量时滞系统设计先进的解耦和控制策略,已成为目前迫切需求的先进控制技术之一。内模控制(Internal
随着DCS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过程数据得以采集和存储,如何利用多元统计理论从中挖掘出过程运行的深层次信息从而提高过程监控的能力,成为目前过程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
视觉作为高等动物最主要的感觉系统,是接收外部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初级视觉皮层是视觉信息初级加工和处理的区域,几乎90%的来自视网膜的视觉信息都在该区域进行初级处理。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