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保留原则与公民财产权保护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e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权条款的入宪和公民财产权条款的修改,使得国家对于公民财产权的承认与保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基本人权的应有内容和宪法上的一项基本权利,必须高度重视公民财产权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明确基本权利的防御功能。 尽管公民财产权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但是由于行政权的不断扩张,现有法律制度的缺憾,致使公民私人财产受到国家公权力的过度限制却找不到有效的救济途径,类似不久前发生的广州电动车事件,以及各地频发的“禁摩"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财产权的限制是现行各国的通例,但是,对财产权的限制应当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限度内。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并不仅仅囿于防止公权力对财产所有权的剥夺上,对于因公共利益而对财产权的过度限制,可能使财产权无法有效实现并丧失价值,在此情况下,世界各国一般均将其作为公用征收对待,对财产权人予以合理补偿。但我国现行立法中,没有相关的规定,理论界也并没有做出积极回应,在实践中造成了对公民财产利益保护的不足,因此,加强立法控制,明确基本权利的法律保留原则,限制行政权力的扩张成了当务之急。随着物权法、人大监督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在权力制约方面应当发挥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积极作用,使得对公民财产权的保障符合现实的需求,也为权力监督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开放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市场经济体制度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我国经济领域对外开放程度也越来越宽广。为了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西班牙共产党的“新改革”进行了重点研究。全文分为前言、“新改革”的背景、“新改革”的内容、“新改革”的特征、21世纪西共亟待解决的问题
能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文明史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与人类悠久的利用能源的历史相比,能源安全问题的出现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