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lianyang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充分就业,被列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大目标。如何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进程中,社会就业得以稳定或提高,将是中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中,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尽管经济增长可以有效影响社会就业,但高增长似乎并不能一定带来高就业。因此,国内有大量的研究在探索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本文试图将研究的视角转移到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社会就业的效应方向,重点考察在过去31年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社会就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  在国外同行的研究中,只有少数研究文献认为财政政策对于社会就业没有作用或者有负作用,而大部分研究均认为,整体而言财政政策对于社会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于货币政策与社会就业的研究,国外文献几乎一致认为货币政策对于社会就业会产生持续性影响。他们认为,与财政政策的作用类似,不同的货币政策对于社会就业具有不同的作用,而且同一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就业效应。本文的研究是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考察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社会就业效应的大小,并比较了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对于社会就业的不同作用。  本文采用经验研究方法来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社会就业的效应。为此,首先对国内外关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社会就业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对于社会就业的影响。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文选择财政支出和宏观税负等两个财政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的代理变量,选取流通中的现金数量M0和社会信贷余额等两个货币政策工具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使用中国1978年至2008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以社会登记从业人员数量为社会就业的代理变量,建立了一个包含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经济增长率和石油价格冲击等变量的经验研究模型以考察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就业的影响。但是,由于以上变量可能是不平稳的,而不平稳的序列可能导致谬误回归,所以在估计计量模型之前,首先考察了各个主要变量的平稳性。研究结果发现,社会就业变量、财政支出、宏观税负、流通中的现金数量和社会信贷余额均为单位根过程,且社会就业变量与货币政策工具——流通中的现金数量和社会信贷余额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经验研究估计的模型结论认为: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支出对于社会就业具有较小的正效应,且这一正效应在较大的显著性水平上才显著;宏观税负对于社会就业具有小且不显著的负效应。而货币政策工具流通中的现金数量和社会信贷余额对于社会就业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经济增长率(以GDP的增长率为代理变量)对于社会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石油价格冲击对于社会就业具有小且不显著的负效应。与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所预测的石油价格冲击(供给冲击)会造成失业增加的观点不同,本文的研究表明,石油价格冲击在考察期内对于中国社会就业并没有显著性负效应。  国外的研究在考察政策冲击对于社会就业的影响时,更多的是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为了考察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击的社会就业效应,本文首先分别构建了财政支出、宏观税负、流通中的现金数量M0以及社会信贷余额与社会就业的双变量VAR模型,运用相关数据分别估计了四个不同的VAR模型并获得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方差分解。研究的结果发现: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对于社会就业具有较小且持续性较差的效应,尤其是宏观税负的冲击对于社会就业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财政政策冲击的就业效应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无论是流通中的现金流量M0,还是社会信贷余额,都对社会就业产生了正的且具有较强持续性的影响。因此,在本文的考察期内,就所考察的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而言,货币政策的就业效应要大于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  VAR模型系统由于其自身存在不足往往为研究者诟病。另一个研究政策冲击对于社会就业影响的方法是构建SVAR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到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结构性脉冲响应函数,通过结构性脉冲响应函数得到财政政策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对于社会就业影响的大小。但是,由于SVAR模型的识别和估计需要加入不同的约束条件,这些不同的约束条件可以分为短期约束条件和长期约束条件。本文首先考察短期约束下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的结果发现,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对于社会就业的效应小而且不具有持续性。而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对于社会就业具有正的且持续性的影响。这一研究结论表明,短期约束下的不同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与社会就业的SVAR模型与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与社会就业的VAR模型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了长期约束条件下不同财政政策工具变量、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与社会就业的SVAR模型,研究的结论认为财政支出对于社会就业存在较小且短暂的正效应和具有较长持续性的负效应;宏观税负对于社会就业的效应依旧可以忽略不计。流通中的现金数量和社会信贷余额对于社会就业存在较大而且具有很长持续性的正效应。但是与短期约束下的SVAR模型的结构性脉冲响应函数的显示不同,长期约束下的流通中现金数量M0、社会信贷余额与社会就业的结构性脉冲响应函数显示出二者对于社会就业的正效应呈现不断衰减的趋势。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就选取的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而言,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明显不如货币政策。因此,在政府“以就业为优先目标”考虑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建议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并配合使用相应的财政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政策工具组合”,以达到促进社会就业的目的。
其他文献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着力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更好地发挥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枢纽作用,是十二五期间上海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
期刊
人工制作假山盆景是依托大自然真山真水形状,采用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它不仅有青山,绿水,花草树木自然美景,山上云雾缭绕,亭台、楼阁时隐时现,山下还能见到鱼儿水中游动,是大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渐得到凸显,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层次的标志。与之相应的是,在国际贸易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势头
县域作为相对独立完整的基本空间单元以及省域经济增长的基础层次,在经济行为的组织运行上具有特有的行为机制和运行规律。因此,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和集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房地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如对机械、森林工业、建筑业、钢铁、建筑装潢业、家具制造
农业强有力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成功达到减少贫困人口的一贯性标志。毋庸置疑的是,农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最基本的角色。以色列农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尽管